网民提问:
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到底什么叫做“文化软实力”,如何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呢?
省委党校于炳贵教授解答:
党的十七大报告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说明我们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
软实力(Soft Power)是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方词语,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来的。他在《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对软实力理论做了较为完整的阐述。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简而言之,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提出的。硬实力(经济、军事)通常依靠“施压”迫使他国非自愿接受,是直接的、即时的、集中的、显性的;软实力则通常依靠“吸引”得到他国自愿认同,是间接的、历时的、弥散的、隐性的。
窗体底端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对社会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各国都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一要坚持树立“软实力是国家重要国力”的概念,科学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详细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文化发展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其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做到“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
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古今关系,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推进文化创新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并且,在开发和利用、发掘和保护好我国各类文化遗产的同时,
四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中外关系,即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世界眼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在文化建设中要具有世界眼光,注重文化的世界性或全人类性,加强对外交流,借鉴它们的经验和长处,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五是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特别要增强文化生产的原创性。文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核心问题是不断提高文化生产的原创性。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推进文化创新,打造文化精品,是我们不断增强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正确途径。
上一条:于炳贵: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下一条:于炳贵:推动文化创新的一些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