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提问: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这一新提法有什么重大意义?
省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袁永新教授解答: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个创新,是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深层次的认识,理性地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将对今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首先,这一新提法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十二大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要一起抓;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则将“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内涵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对人类文明成果内涵的充实和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们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但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则彰显出我们党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认识的深化和细化。
其次,这一新提法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生产方式落后、综合竞争力较弱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生态文明”理念,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自然生态为基本原则,将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生态文明”理念的渐入人心,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观念也将因此而改变,绿色消费模式也将为人们所认识和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第三,这一新提法将有助于各级政府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某些区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虽带来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却留下了长远危害和隐患。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深刻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不但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而且还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形成良好的“环境政绩观”,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统一起来,使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上一条:袁永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建设创新型国家
下一条:朱 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