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提问: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时候,将过去我们一直倡导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又快又好发展”改成了“又好又快发展”。您能不能谈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些新提法对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现实指导意义?您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这些新提法可能会带来的政策上的变化?
省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袁永新教授解答:
这两种提法的变化,首先是因为在理论上取得的新突破。增长经济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两者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十七大报告中,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虽然只是“好”与“快”两个字顺序的变化,但含义十分深刻。"好",指的是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快",是指发展速度,而经济发展并非越快越好。首先需要看资源环境能否支持,其次,要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能否得以有效的解决。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让我们为经济过于"迅猛"的发展付出了代价,所以未来的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质量,在"好"的前提下谈"快"。这样的变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
其次,这两种提法的变化,也是对我国近年来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的总结和反思。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不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资源环境也亮起了红灯:耕地正在逼近18亿亩红线;缺水威胁着400多个城市,水污染问题也在步步紧逼。在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背后,是我国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过于注重经济增长的“快”速度。如果继续这样不计代价发展,就会使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
这两种提法的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强科技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抓手。
与十七大提法上的转变相适应,今后在政策上会更加注重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在经济结构升级方面,会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
上一条:张 丽:人均GDP到2020年翻两番目标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出现
下一条:袁永新: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