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市长说创城

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2006-08-31 10:57:54
   
泰安市市长贾学英谈“三城联创”
 
  泰安市市长贾学英有不少传说,据说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贾市长最出名的就是不好糊弄。一说他有一帮“特务记者”,哪个部门出点事,很快就传到贾市长那里去了。一说他平日最爱逛泰山景区的厕所,而且每到泰山,第一站必先奔公共厕所,弄得泰山的厕所管理员一天也不敢放松。
  贾市长一见记者,并不急于表述自己的创城理念,倒是十分关心记者这个外来人对泰安的观感,印证了人们对他爱好调查研究的评价。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泰山厕所这个“不雅”的话题,没想到正是这个话题打开了贾市长的话匣子。他说:“厕所代表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泰安每年接待近千万中外游客,泰山的厕所就代表了泰山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绝不是一件小事。”
  保护泰山
  重要的是历史责任感
  说起泰山,贾市长神色凝重:“泰山属于泰安,但它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只有保护好才能永续利用。”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为了保护泰山,泰安向西向南发展新城,连续五年依法对泰山周边的建筑进行拆迁,泰山的生态效应一年比一年好。为了充分放权,使泰山的管理者真正能够有充分的权力管理泰山,去年泰山景区成立了综合执法局,今年又把泰山周边的一些乡村划归泰山统一管理,泰山景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让一个景区有这么大的权力,这在全国还是首创。
  治理环境
  建山水园林型城市
  贾市长不仅爱山,还更爱水。“谁拥有了水资源,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他说。
  泰安城内有6条发源于泰山的河流,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河变成了季节性的污水河,一到夏天蚊蝇孳生,百姓反映强烈。为此泰安市痛下决心要打造“蓝天、碧水、青山”的山水园林型城市。如今泰安城里的污水河全部变成了四季常流水的清水河,原是一片污水湖的东湖公园成了市民休闲的乐园,结合修筑拦水大坝建成的天平湖公园成了新亮点。贾市长是钟情于治水的:“我们治好了泰山和泰安的水,下一步我们还要引进大汶河和黄河的水,使泰安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型城市。”
  三城联创
  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泰安创建文明城市是文明、平安、卫生“三城联创”,说到“三城联创”的目的,贾市长有些激动:“这些活动不是贴金,而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一切为了方便市民方便游客。”
  群众的需要是“三城联创”的第一信号。市财政拿出资金2.4亿元,用于公益事业的投入,截至目前,“三城联创”先后办了电话计时计费装置检查等72件实事。“三城联创”使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在城市,市民争当“泰安形象”;在农村,道德评议活动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十大典型之一,在全国推广。
  采访到最后,记者还是忍不住询问贾市长关于“特务记者”的传闻。原来,这是贾市长为了在黄金周明查暗访各部门的服务规范而设立的临时制度,每次有20多名机动记者,他们配备了暗访设备,发现问题直接与市长联系。记者当即申请加入,贾市长欣然应允,“不过,下个月我们就要建起市长公开电话接待中心了,老百姓有事可直接找中心,信息渠道畅通了,那时记者暗访的功能也就不那么强了。”
  创城理念
  以人为本关爱至上。
  城市概况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现辖两区、两市、两县,86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总人口549.9万。2004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732.1亿元,同比增长16.4%。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全国第93位。
  优势指标
  人居环境:泰安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称号。近几年,围绕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目标,投资建设了一大批精品和亮点工程,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现代化山水生态城市,形成了“一轴一线”、“六条绿带”的城市特色,搭建起“四纵三横双环”的城市道路框架,形成了“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大格局。
  旅游城市:泰安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举世闻名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泰山和徂徕山、腊山国家森林公园、八百里水浒遗址东平湖、大汶口文化遗址等。2004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1亿元,创汇2910万美元。
  平安城市:坚持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的原则,实施了城区警务制度改革。坚持严打和预防相结合,完善了治安防范体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
  编辑: wyf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