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是建设文明城市的主体。”这是淄博市市长刘慧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接着,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上海戏剧学院的一名女生不幸得了白血病,新婚不久的淄博市第一医院大夫丁霖获悉消息后,专程赶赴北京为这位患者捐献了100毫升造血干细胞,终使这位青岛籍女孩获得新生。 刘市长告诉记者,自2001年以来,淄博市临床用血100%来自街头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结婚献血、生日献血、18岁成人献血等已成为市民生活中的时尚,淄博也因此连续四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这是淄博市民文明的一个缩影。 刘市长介绍说,近年来,淄博市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结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省率先制订和实施了新时期市民文明素质教育《三年计划》和《五年规划》,连续4年开展了“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今年又开展了“真情淄博”人物评选活动,通过集中宣传生活在市民身边的普通群众的感人事迹,激发全市人民参与创建文明淄博的热情。同时市直部门还在当地媒体上开办了市民大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15件实事和百件好事,建设“温馨社区”等等,这些都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踊跃支持和参与。为了让市民有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淄博正积极筹划举办邻居节,力图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有亲和力、人情味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以人际和谐促进城市文明。 刘市长说,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体现在塑造市民文明素质上,更体现在对市民的人文关怀上,体现在造福于民上。一个显著的例子,过去的淄博人民公园是一个封闭式的城市公园,2003年在投资4700多万元进行改造后,免费向市民开放。现在的人民公园已经成为淄博极具人性化的“城市氧吧”、“城市大客厅”,荣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三年来改造城市背街小巷261条,新改建公厕214座,新增城市绿地1729公顷,人均占有绿地达到10.87平方米。 刘市长还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以前,淄博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平均不到200天,2003年达到304天,去年达到306天。这得益于近三年来全市投入60多亿元开展的大规模结构性污染治理工作。今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已确定,今后三年内市级机关不再增加办公经费,把每年节约下来的1000万资金,全部用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本报记者王恒 创城理念 全面打造鲁中名城。 城市概况 淄博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城市和较大的市,独具风格的组群式城市,也是齐国故都、聊斋故里、足球故乡、陶瓷名城。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0.96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129.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0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3.07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6.18%,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淄博名列第48位。 优势指标 先后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创建为第一批“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陆续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获首批“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04年,全市8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创建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县,中央文明办先后5次、省文明办先后17次刊发推介了该市创建文明城市经验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