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市长说创城

“小泉城”人文关怀细致入微

2006-08-31 10:57:54
   
章丘市市长毕筱奇谈“温馨”创城
 
  温馨体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
  夏日的清晨,漫步"小泉城”章丘城区的大街小巷,如置身人间仙境:街心公园假山亭台,花树婆娑,空气清新;林阴大道平坦整洁,行人车辆井然有序;河道喷泉汩汩,碧水潺潺环绕城市……一景一物、随时随地扑面而来的都是温馨的气息。
  年轻帅气而又敏锐稳重的市长毕筱奇却说:“温馨不仅仅体现在居住环境上,更多的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年在全省率先免征农业税、从今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一反一正1亿多元的投入让全市84.4万农民切身体会到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所带来的温馨。今年1月1日,章丘推出“为民服务绿色通道”,百姓居家过日子遇到需要办理审批宅基地、工商执照、独生子女证、户口申报等手续,进行法律咨询时,只要打一声招呼,村(居)、乡镇(街道)、市三级为民服务代办员就会及时替群众跑腿,在承诺时限办结。
  阳光普照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让和谐社会的阳光普照到每个人的脸上,让每个困难家庭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正成为章丘创建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
  毕筱奇说,和谐首先来自对弱势群体的真切关注。2004年,章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已达82%,全市共有近40万农民医疗费得到报销,总金额为1200万元。仅此一项,财政每年就补贴近700万元。
  对群众反映集中但一时难以解决的就业、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农民养老等问题,章丘正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逐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今年章丘投资1200万元,新建4处乡镇敬老院和10个五保村,三年内实现五保老人全部财政集中供养;继去年投入3亿元新建两处高标准中小学后,再用三年时间投资9000万元,完成179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改造;建立弱势困难群体台账,实行集中救助帮扶,对农村建国前老党员、智障困难户由市财政给予每月定额补助;年内解决118个无房户房屋新建,两年内对1142个危房户房屋进行修缮;今年新建改造乡村公路101条、356公里,全部完成村村通硬化路任务,在此基础上,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对村街村道实施硬化改造;对所有涉农补助资金纳入“惠民直通卡”,实施“一卡通”,减少了中转环节……
  本报记者
  创城理念
  争创文明城市,建设文明章丘。
  城市概况
  1992年8月撤县设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总人口98.9万。2004年,全市完成GDP17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39亿元,四度跻身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行列,居第56位。被列入全省30个经济强县(市)。
  优势指标
  文化底蕴:章丘是“龙山文化”发祥地,拥有城子崖遗址、齐长城、洛庄汉墓等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出土文物曾四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戏曲家李开先、近代儒商孟洛川等都曾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一领风骚。
  人居环境:市区明水群泉喷涌,百脉泉、梅花泉、墨泉等6处泉眼被评为济南新72名泉。近年来章丘多方筹集资金15亿元,倾力打造小桥流水、湖泉相连、天蓝地绿水碧的“绿色章丘”。2004年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获得“山东省人居环境优秀城市”称号。
  人文环境:2002年,以德治市工作被收入《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2003年,被评为“全国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6项,获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市、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市、“全省建设平安山东先进市”等省级荣誉称号14项,连续六届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编辑: wyf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