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05中国(淄博)国际陶博会 > 最新报道

淄博职业学院:传承齐国文化 谱写职业教育华章

2006-08-31 10:59:41 SRC-70
   
 

    淄博是著名的齐国故都、蒲翁故里、陶瓷之乡、石化之城、足球源地,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之一,2600年前,作为齐国都城,经济强盛,文化教育发达,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被传为千古美谈;历史上出现了齐桓公、管仲、孙子、左思、房玄岭、蒲松龄等一大批圣贤英豪,如群星灿烂,光耀中华。光辉灿烂的齐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弹指一挥间,跨越两千年。齐国重视人才、倡导开放、富民强国的传统,成为今天淄博经济社会和对外开放事业不断发展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传承齐文化,顺应职业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潮流,淄博职业学院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拓创新,加快发展,谱写了一曲壮美的时代华章。

    2002年7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淄博商校、淄博化工学校、淄博公用事业学校和淄博工贸中专四所学校合并组建淄博职业学院。原淄博商校是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表彰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具有近50年的办学历史。近三年来,学院上下凝神聚力、团结拼搏、攻坚破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校生由合校时的4600人达到目前的15000人,大专专业达到32个,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占地1500亩的新校区动工已经建设。学生多次在省级以上大赛中夺魁,学院先后获得全国职教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50余项荣誉称号,办学综合实力已跃居山东省同类院校前列。

    准确定位 树立新的办学理念

    定位就是战略规划。一所学校,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办学的成败。作为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的高职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才有生命力。根据淄博乃至山东的经济发展状况,学院办学定位确定为:立足服务区域经济人才需求,建立以工为主,商为特色,工商结合,艺术、外语、学前教育等人文学科协调发展,综合性、国际化、技能教学型的一流职业学院。为此,学院面向市场大力加强专业建设,针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建设了32个大专专业,涉及到机械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工、制药、生物食品、商贸旅游、会计、艺术设计等十几个门类,基本覆盖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种类。 在学院发展的目标定位上,学院经过对高职发展情况的广泛调研,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确立了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学院的共同愿景,并据此确定了办学的指导思想: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的观念;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突出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建立高效运行机制,优化办学效益。自此,全院上下开始了奔向一流的拼搏奋斗之路。

    人才为本:每年100万元打造师资队伍

    人才是兴校之本。淄博职业学院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师资队伍素质大幅提升。一是面向全国引进了340余名具有原始本科学历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和学士、硕士毕业生,许多人是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经济师、律师等。现有教授、研究员15人,具有副教授等副高职称的158人,中级职称236人。出台了招聘硕士、博士的优惠措施。二是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到企业挂职锻炼等。三是聘请高层次专家,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任名誉院长,聘有21名博士、专家为客座教授,定期来学院进行指导,聘请12名大学退休教授作为督导员。四是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学院制定了选拔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一系列办法,极大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质量立校:引进ISO9000认证体系

    质量永远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为确保学院办学规模、质量协调发展 学院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的方针。自2003年起实施从严治校、全员素质工程,组成专职教学督导队伍,建立起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等方面开展了各种专项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自去年起,学院又引进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并把2005年定为"标准与质量年",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水平。办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在于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面对激烈的办学竞争,学院努力建立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2003年起实行院系两级预算管理,管理重心下移;经反复酝酿,建立了系部、处室严格的量化考核体系。2004年底对系部、处室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并排出名次,拿出32万元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并将对连续两年排名落后的系部和处室负责人进行调整,在学院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大力强化服务意识,把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放在第一位。加强行政和后勤服务管理,加强治安保卫和消防工作,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在第一时间内解决学生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形成了全时段覆盖的服务保障体系。

    国际办学:走向世界大舞台

    近日,学院旅游管理系30名学生分赴新加坡香格里拉等大酒店实习,开拓了国际职教合作的新领域。当前,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潮流,入世后我国的教育服务市场正逐步开放,学院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努力把学院打造成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技能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和语言优势的复合型人才,为地区经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先后与法、英、美、俄、韩等15个国家的大学进行了友好往来,并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昂热高等专科学校、加拿大福雷明大学、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师范大学、圣彼得堡旅游学院等多个国家的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值法国文化年之际,去年,46名法国师生来学院进行了2天的参观访问,今年又有13名法国师生来访,加深了两国青年大学生之间的友谊。
   
    学院为有志于出国的学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如赴法国留学有三年制本科、五年制硕士;赴澳、俄、加等国可以专本免试连读等,学费低廉、可获双证书。学院近几年内将力争与10个以上的国家进行联合办学,努力成为区域经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及小语种培训中心。目前,已有13名学生赴法留学,汽车技术专业被德国赛德尔基金会确定为在中国十个"双元制"教育试点学校之一。

    产学结合:全力打造学生就业绿色通道

    就业率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最终标准。近年来,学院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6%以上,化工系600余名毕业生春节刚过就被抢聘一空。其中,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次就招聘了41人。中美合资新华百利高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祥友说:"职业学院的学生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可塑性,在企业转型时可以迅速胜任新的岗位。由于学生综合素质高,很快就成为生产骨干,担当各工序的负责人"。

    为了提高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校企联合。学院成立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120家企业成为首批理事单位,在北京、广东、济南、青岛等省内外企业建立了72个实习就业基地,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学院投资5000余万元加强校内试验、实训设施建设,配备了先进的微机室、电气智能实验室、CBE化工仿真操作平台、化工分析实验室、机电实训室、食品生物实训车间、实习餐厅、汽车修配厂等,新上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坚持能力本位,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技能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型向技能教学型转变。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国化工协会、山东省劳动厅、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际商业美术组织等都在我院设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可以对30多个门类的技术技能进行培训,毕业生均能取得不同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但综合素质高才是学生毕业后走向成功之路的根基。高雅文化塑造心灵,陶冶性情,造就人生。注重人文教育,加强文化建设成为学院的亮点。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讲座、科技文化艺术节、艺术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时刻塑造着学生的内在品质;40余个社团组织,成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职业素质和实战能力的阵地,造就了毕业生追求卓越的职业品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敬业合作、竞争创新、创业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大力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大一就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策划;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每年与地方人事部门联手召开数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称心的工作。同时,出国留学、专升本等为毕业生提供了成才的多种渠道。

    近三年来,学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在2004年全省高校计算机技术技能大赛中,学院教师代表队和学生代表队分获第一名、第二名,囊括了高校组大赛一等奖;一名学生获山东省航模比赛一等奖;在全省教科研成果中获得一等奖;两名学生在全省职业院校歌手大赛中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计算机文化基础》、《会计学》、《微生物学》入选全省高校百门精品课程。学院先后获得全国职教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近50项荣誉称号。(路荣平 陈江宁)

  编辑: 余梁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