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05年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糖酒会报道

中糖公司总经理王新国细数本届糖酒会七大亮点

2006-08-31 10:59:38
   
 

济南市政府的组织协调力度在所有承办城市中首屈一指

  生活日报10月14日报道 记者 刘玉波 李克新
  “天下第一会”在泉城圆满落幕,但糖酒会“冲击波”远未散尽。作为全国糖酒会主办方负责人,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新国今天高度评价了济南市在会务管理等方面作出的创新和改革,他详细阐释了本届糖酒会凸现的“七大亮点”。
  ①“济南模式”获肯定
  组织协调力度之重在所有承办城市中首屈一指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项机构保障有力。
  王新国说,为确保本届糖酒会成功举行,省、市两级政府上下一致,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在组织机构上给予充分保障。济南市政府由鲍志强市长亲自挂帅,组建了由7名副市长和两名副市级领导为成员的会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糖酒会的会务组织领导工作,所涉及的市级领导之多、组织协调力度之重在所有承办城市中首屈一指。
  ②治理“会外展”有新尝试
  糖酒会综合治理有所突破,具有借鉴意义
  规范大会交易秩序,综合治理有所突破。本届交易会加大了对“会外展”的整治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
  王新国说,“会外展”的治理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为此,济南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场监管办公室,并由市政府指定相应的分管副市长直接领导和负责,这种管理方式是糖酒会一个新的尝试。本届交易会的综合治理模式,对于今后“会外展”的治理,尤其是在组织架构的设置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③企业参与门槛降低
  城市户外广告这一传统特色得以有效保持
  广告氛围隆重热烈,管理办法推陈出新。王新国认为,本届交易会广告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政府的主管部门直接参与管理与运作;二是采取了“以广告规模为目标,以部分中介公司和生产企业为参与主体”的运作模式,降低了企业参与户外广告宣传的门槛,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在这一方面的投入,有效地保持了城市户外广告这一传统特色。从效果上看,本届交易会的户外广告发布有序,设计与制作水平精良,厂商之间通过广告的互动相得益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④15万人莅临济南
  展区开放时间实现新突破
  展区规划科学合理,各路客商参展火爆。本届交易会出售标准展位4100多个,参展企业达到3900家左右,参展企业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门类宽泛,甚至媒介、咨询、防伪、烟草等领域的企业也加入到参展的行列中来。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交易会会期内,共有15万人莅临济南。从成交情况来看,成交额创糖酒会历史最高水平,履约率再创新高,展区开放的有效时间也实现了新的突破。
  ⑤接待细致入微
  八方来客满意“窗口”服务
  接待工作措施得力,服务水平令人满意。本届交易会为参会代表选择准备了34家相对集中、交通便利、条件优越的宾馆和酒店,安排了100多人的接待服务人员和近百人的青年志愿者,近40部专门用于代表往返住地和展馆的接待用车,同时为参会代表提供优质的返程服务。
  在其他方面,本届交易会能够狠抓全市的服务质量,尤其是在商业、住宿、餐饮、娱乐、旅游、银行、通讯、交通运输等窗口单位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从各方面反馈来的信息看,在本届交易会上,广大客商对各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很满意。
  ⑥规模盛况空前
  “一书、一票、两会、两展、四奖”点亮糖酒会
  庆典活动热闹非凡,大会规模盛况空前。本届交易会,主办单位出台了以“一书、一票、两会、两展、四奖”为核心的系列活动,规模盛况空前。
  具体说,“一书”即《全国糖酒会五十周年纪念画册》;“一票”即“全国糖酒会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两会”即“全国糖酒会五十周年庆典颁奖晚会”和“品牌中国高峰论坛会”;“两展”即“全国糖酒会五十年历史成就展”与“金牌企业展”;“四奖”即办会城市“精诚合作贡献奖”、“金牌企业奖”、“杰出人物奖”以及“联络员纪念奖”。上述活动使本届交易会亮点不断,高潮迭起。
  ⑦各路媒体泉城“聚会”
  魅力泉城借“天下第一会”扬名天下
  各路媒体积极参与,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王新国认为,本届交易会,各路媒体参与踊跃,而市政府为保证糖酒会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出台的一系列规定通告、各项工作的筹备与进展情况通过媒体的告知,也使糖酒会的各项工作能及时让社会公众了解、理解与支持,扩大了糖酒会在山东乃至全国范围的影响。

  编辑: 曲涛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