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7月30日包头讯(特派记者 曲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及“长安杯”等多项荣誉。还有,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34位、第三届中华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一连串的荣誉头衔使得网络媒体的记者们有点眼花缭乱。7月30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在包头市副市长李逢春的不紧不慢的娓娓叙说中,我们开始融入这些名词蕴涵的现实中。
包头市副市长李逢春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早在6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包头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此设九原县,秦代设九原郡,西汉时期改称五原郡。1937年建市。全市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人口243万,其中城镇人口175万,蒙古族6.93万。境内及周边地区资源富集,有铁、金、铜、煤等50多种矿产资源。白云鄂博矿藏十分丰富,其中稀土的工业储量占世界的75%以上、全国的90%以上,包头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包头北邻蒙古国,连接华北和西北,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在“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包钢、一机等大型企业先后落户我市,经过五十多年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包头市已拥有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稀土等优势产业,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重化工和军工基地。
“十五”期间,包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把包头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扩大总量、加快速度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力打造“富裕包头、文明包头、生态包头、平安包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使包头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由248亿元增加到800亿元,现价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由28.4亿元增加到102.2亿元,年均增长30.2%,成为自治区唯一、我国西部地级市第一批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435元增加到13218元,年均增长19.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548元增加到4667元,年均增长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