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中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记者团一行来到呼和浩特市著名古迹大召观光游览,切身体会青城召庙文化。
呼和浩特因城中的寺庙众多,而被称作“召城”。“一座城池半城庙”,是这座古城的一大特点。召庙文化如此发达,在我国还是少有的。
“召”,是专指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寺庙而言的。历史上,呼和浩特曾建造过几百座各种寺庙。但主要是以喇嘛教的召庙为主,而且占地面积也最大。这样就名符其实地形成了人们所说的“召城”。喇嘛召庙的大量建造和召城的形成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从明朝的万历年间到清代的乾隆时期,仅仅200余年的时间里,呼和浩特就出现过三次大的建庙高潮。第一次是明代的万历到天启年间。到明末时,呼和浩特已建起了整个内蒙古地区最早的10座喇嘛教(黄教派)召庙,这里成了当时漠南蒙古地区的黄教发源地。第二次高潮是在清初的顺治年间到康熙年间。这时喇嘛教的势力得到了清政府的扶持,得以迅速发展,筑庙的地域进一步扩大,密度也急剧增加。其间,共建了召庙约50余座。第三次建庙高潮是在雍正到乾隆年间。这一时期,又先后建造了20余座召庙。明、清两代所建的百余座召庙,几乎都是在这三次建庙高潮中所建。从明末到清代前期,特别是“康乾盛世”,是这一地区喇嘛教发展最繁盛的时期。当时,呼和浩特市区及周围地区约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属于召庙的庙产。召庙中的喇嘛达到万人之多。当地的蒙古族男子中,平均每2———3人就有一个人出家当喇嘛。可谓是召庙林立,信徒众多,佛教鼎盛的时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绚丽多彩的“召庙文化”曾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人、旅行家和专家学者们来到这里,一睹召城的风采。直到今天,呼和浩特还保存着一些极有特色的召庙古迹。
呼和浩特昔日的召庙数不胜数,“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这是过去人们形容召庙众多的一句俗语。其实,旧日召城中的召庙远远不止这些,但常人只知其多,却难以尽述其名。
呼和浩特的召庙中,最负盛名的还是大召。它也是召城中最早的召庙,早在四百多年以前就已闻名塞外了。大召,蒙古语称“伊克召”(“伊克”汉译为“大”)。明代时,朝廷赐汉名“弘慈寺”。以后,清代又赐名“无量寺”,一直沿用到今。大召,建成于明朝的万历年间,它既是呼和浩特建的第一座召庙,也是内蒙古地区建的第一座喇嘛庙。
大召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建造年代久远,而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召本身的价值和由它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再加上民间许多神奇美妙的传说,大召至今仍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争相前往。
大召像一座神圣的宫殿,暗红色的围墙和金黄色的殿顶,看上去显得肃穆而庄严。游人踏进经堂、佛殿时,就会看到在那忽明忽暗的酥油灯光下,香烟缭绕的迷雾中,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佛像和护法的神灵,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
大召有三绝:银佛、龙雕、壁画。
银佛,即释迦牟尼佛像,至今还供奉在大召佛殿的正中。银佛坐在那里,有两人多高。全身由纯银铸成。据说当年落成后,西藏的达赖喇嘛专程赶来为银佛举行了“开光”法会。因此,大召又有“银佛寺”之称。
龙雕,说的是银佛座前的两条金色蟠龙。分别雕在两根露明柱上。高有10米左右,由下向上望去,金龙张牙舞爪、腾云吐雾,活灵活现,犹如传说中的真龙一般。充分地表现出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刻技艺。
壁画,布满了经堂和佛殿的四壁。内容是依据佛教经典中的故事,描绘了天上、人间及地狱间的各种景象,其中尤以如来佛祖与外道六师辩经、斗法图最引人入胜。画面上所绘的佛祖、神怪、人物等形象生动逼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反映出我国民间艺人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大众网记者曲涛8月1日发自鄂尔多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