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战线的排头兵 马恒昌
2006-08-31 10:54:59
SRC-118
|
|
|
|
上世纪50年代初,一个英雄集体———“马恒昌小组”闻名于全国,带动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热火朝天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
“马恒昌小组”原是沈阳第五机器厂的一个小组。1948年11月,沈阳刚刚解放,这个小组老一代的工人在敌机不断骚扰轰炸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他们还带头向全厂职工倡议开展红五月劳动竞赛,并以优异的成绩于1949年4月28日获得“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在授旗会上,这个组被正式命名为“马恒昌小组”,马恒昌任组长。
马恒昌对工友们说:“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从此,他们不断刷新生产纪录,多次立功受奖。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马恒昌小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各地1.8万个班组的积极响应,许多企业劳动生产率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使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运动。这一年,“马恒昌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马恒昌小组”的英雄业绩不仅为广大志愿军指战员深知和感动,而且受到了金日成同志的褒奖。
从1950年至1978年,“马恒昌小组”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在2000多道工序上创造性地运用了自动套扣、联合车刀、带窝顶尖等109项国际先进经验。29年中,“马恒昌小组”的组长换了十几任,组员换了十几茬儿,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几百名领导干部和技术工人,始终保持着敢打硬仗、勇挑重担、创优质、夺高产、主动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精神,成为全国机械工业战线上的排头兵。
马恒昌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历经磨难,解放后,通过努力学习,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成长为一名技术工人,后又历任“马恒昌小组”组长、车间主任、厂总机械师。1950年“马恒昌小组”被推选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同年4月马恒昌获沈阳市模范党员称号。他多次代表小组到北京出席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4年他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马恒昌因病去世。
|
|
编辑:
余梁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