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党员名言

刘伯承: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政治力量与技术力量

2006-08-31 10:55:17 SRC-340
   
 


  战争胜负的因素,不完全是军事装备和技术,很大程度上,还在于政治力量与技术力量的结合程度。军阀们的武器很好,有的军事技术也很高,但他们还是被我们打垮了。为什么?就因为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我们这样的政治工作和政治力量……共产党如果没有政治优势,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就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就会一事无成。

  ——刘伯承

  背景

  作为军事指挥员,刘伯承元帅对于政治工作和政治机关的尊重和重视,也是罕见的。他说:“部队政治机关是部队党委的办事机构,政治委员是部队的党代表。我们人民军队是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我们必须尊重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工作。这是对部队共产党员的起码要求。他不仅在行军、作战中非常关心政治机关,而且经常以身作则,亲自到政治部来问长问短,提出积极的建议。

  1942年,党中央确定给他庆祝50寿辰时,记者请他谈一谈自己的略历,他首先是说:“算了,算了!莫谈这些好不好!大家都晓得,粉碎日寇九路围攻之后,有个记者来访我,我对他说你只准写战士,不准写我,要不我就不同你谈,即使你写了我,我也要把稿子给你撕掉!这就是略历。你们觉得怎么样!?”记者不得已,请邓小平政委来对他说:“你还是要讲一讲罗!庆祝50寿辰是中央的决定,党的工作嘛!”邓小平政委走了,他才说:“好吧,政治委员说是党的决定,我绝对服从,咱们简略谈谈吧!”

  有一次,他下部队检查工作,政治部宣传部的王干事跟他一起去了,最后在对那个部队的工作提意见时,他很认真地说:“请王干事先讲嘛,他是代表政治部来的。”

  1943年春季反扫荡作战过后,他打电话给师政宣传部,要他们第二天早饭过后派一个干事到他那儿去一下。第二天,那位干事从政治部步行两里,到达司令部驻地的师长办公室时,不料师长已经独自正襟危坐等待好久了。干事一进门,敬礼过后首先说:“首长,我来迟了!”他反而和颜可亲地站了起来说:“我等你好久了,请坐,请坐。不怪你,怪我们没有钟表,像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真是害死人罗!时间观念对于军人重要得很,有时胜败就在分秒之间!”接着,他就把这次反扫荡作战中,发现日军在太行根据地施放毒气的情形很详细地讲了一遍,指示要在宣传工作中详尽揭露敌人的这一罪行,并县再三嘱咐,宣传工作也要争取主动,要以我们的正义性主动揭露并打击敌人的反动和惨无人道,不要被动堵水。

  为了加强机关人员的战斗力,1942年在师的司、政、供、卫机关军事训练时,他亲自到政治部进行射击示范动作,给同志们极大的鼓舞。(黄镇《人民日报》1986.11.06)

  [刘伯承简介]

  刘伯承,1892年生。四川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朱德总司令曾称誉他“在军事理论上造诣很深,创造很多。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
  编辑: ray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