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时代先锋

曾呈奎:一生献大海

2006-08-31 10:55:11 SRC-192
  记者 刘成友 宋学春 
 
曾呈奎(左)在海边研究采集的海藻。资料照片

  

  顶风劈浪,永不枯萎的喜浪藻

  惊涛拍岸的南海边,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穿上红色游泳衣,套上潜水衣,戴上潜水镜,像年轻人一样走进大海。在蔚蓝色的海水里,他宛若一条游龙,俯仰自如,鱼儿在他身边畅游,一串串美丽的水泡儿冒起……

  这是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喜浪藻》中的一幕。那是1980年,曾呈奎已经71岁,仍然亲自率队赴西沙群岛考察,历时40多天,并首次在我国发现了对研究光合生物进化有重要价值的原绿藻。

  阳光和海风很快使他的面孔皮肤变得黧黑。影片片头介绍说:“有一种海藻,喜欢惊涛骇浪,在礁石上生长,人们给它起名喜浪藻。”

  喜浪藻,不正是曾呈奎人生的生动象征么?

  1984年,曾呈奎退居二线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却仍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做试验、看标本、写作、审稿、开会、接待、访问、出差、出国,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仍嫌不够用,工作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

  曾呈奎精力充沛是出了名的。年轻时,上楼都是一步两级,下楼腾腾一阵风;平地大步流星,在海滨走岩石如履平地。“只有进入图书馆,他是脚尖点地,进进出出毫无声息。”和他一起工作50多年的王璧增老先生说。

  熟悉曾呈奎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开会或主持会议时,他常常闭上眼睛,好像睡着了,等报告结束了旁人正担心呢,他却忽然睁开眼睛,不慌不忙、滴水不漏地对报告作总结,甚至还作出自己的评价。

  别人都吃不准他的闭目到底是养神还是在思考,只觉得他很“神”。老伴张宜范就此给他提意见,他呵呵笑着说:“我合着眼,比别人睁着眼听得还认真呢!”

  在美国留学时曾被同学戏称为“那个不睡觉的中国学生”的曾呈奎确实休息很少。可是人总不能不休息啊。那就抓住零碎时间随时休息。这种“分段休息法”换来的是浑身使不完的劲。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恨不得一天能掰成两天过。

  年轻教授王广策笑着讲述曾呈奎的另一幕:曾老在办公室审阅稿件时,身体端坐,双手扶腿,看几行字就闭上眼,双手开始慢慢滑,快要滑到膝盖了,眼睛也睁开了,旋即提笔把刚看过的几行作出修改。再看几行又闭目,再睁开眼睛提笔修改,如此周而复始。

  看过曾老这一幕的人都瞠目结舌,惊叹曾老好像在打盹休息,其实他没有停止思考;同时又自叹弗如,恨自己学不来这一“绝招”。

  2002年,曾呈奎右臂长出一个恶性肿瘤,住进医院。大夫叮嘱:注意静养,小心观察。

  一天深夜,张宜范醒来,发现病床上空无人影,不由得心底陡然一惊。环顾室内,她发现卫生间隐约透出亮光。

  老人又耐心等待了几分钟,发现一点动静没有,赶紧披衣下床。走过去推开门:身着病号服的曾老,正坐在马桶盖上,手拿铅笔改着一份学术报告。

  “报告没改完,实在睡不着。”曾老像犯了错误的孩子似的赶紧解释。就在手术后不久,刀口尚未完全愈合的曾呈奎,便带着学生飞赴马来西亚参加亚太海洋科学与技术大会。

  甘为人梯,“我们失去了很好的引路人”

  在海洋科学研究的茫茫征途中,曾呈奎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后来者前进的方向,指明了研究者前进的道路。

  “曾师治学态度严谨,对在一起工作的同志严格要求,积极培养。他规定每天上班后的一小时,为雷打不动的看文献、学外文的时间,以提高手下人的研究思维能力和外文水平。每周一汇报上一周的工作情况,小结后制定本周的工作计划。”孙国玉研究员深情地回忆说。

  浩瀚的大海养育了曾呈奎宽阔的胸怀。“文革”结束后,对那些骂过他的人,甚至打过他的人,侮辱过他的人,曾呈奎不计前嫌,只当这些事情没有在他们身上发生过,照旧为他们申请科研课题,送他们出国,为他们评职称。他宽容地说“好人也犯错”,尽力为每一个人的成长创造机会。

  年轻的王金霞是曾呈奎的关门弟子。她于2003年考取博士研究生。对这位女学生的面试,竟然花了两个多小时,而那时曾老已是94岁高龄。曾老语重心长地向这位还没进门的弟子提出希望和要求。他详尽讲述了他70多年的藻类研究历程和科研思路,说到动情处眼含泪花。

  王金霞至今回忆起来,都为曾老的严谨态度,为曾老对于海洋事业的热爱而深受感动。“那是曾老给我这个学生上的第一课,我终生难忘。”

  2003年底,宋金明教授90万字的专著《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初稿送到曾呈奎手中,老人慨然应允做“第一读者”,他想曾老也可能就是翻翻,不大可能逐字逐句阅读。但当他拿回书稿时,他几乎惊呆了:曾老不仅认真阅读了这部书稿,而且还进行了修改,甚至连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都给修改了。

  曾呈奎生活上很随和,学术上却很严谨。试验的关键阶段,他要亲自出海检查。出了研究结果,要求学生要反复推敲和论证。他对学生反复强调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是有了一个结果就急于发表论文。“对于他直接培养的研究生,他很严格。对于他不直接带的我们这些年轻学生,他很宽容。出了错他不直接批评我们,而是严厉批评我们的导师。或许这就是‘隔代亲’吧?”王广策教授说。

  曾呈奎去世那天,王广策始终守在遗体旁,泪水盈满了眼眶。“曾老是大家,他站得比我们高,看得比我们远。我们年轻人,有时候钻到一个角落里出不来。他指点一下,你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曾老去世了,我们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引路人。”

  王广策的电子信箱里,至今还保留着曾老7年前发给他的电子邮件。当时他在德国结束博士后研究,正面临是回国还是留在国外的重大抉择。他想听听他敬重的曾老的意见,就给曾老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令他感动的是,几个小时后他就收到了曾老给他回复的电子邮件。在信中,曾老告诉他要认真学习,要相信中科院海洋所会给他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嘱咐他要按期回国,报效祖国,个人的事业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有所建树。

  曾老的回信像一缕春风吹散了他心头的愁云,他选择了回到海洋所。如今,他已经是开放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2年,费修绠教授主持的紫菜种苗工程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凝聚了曾呈奎的大量心血。在完成材料后,费教授请曾呈奎一起署名,曾呈奎婉言谢绝了。他诚恳地说:“这一工作我虽然出了一些力,但主要是由你和课题组的同志们一起完成的,我的名字就不要署了。你们的成果为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我打心眼里高兴。祝贺你们!”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看着年轻人进步,海洋所研究队伍成长壮大,曾呈奎感到无比欣慰;看桃李遍天下,他比自己有了成绩还自豪。他关心和牵挂着同事们的工作和生活。去年12月,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他,第一句话就问:“小周回没回来?”之前,他的秘书周显铜和学生王广策等去西沙群岛采集标本,他放心不下……

  宽阔的胸怀,把感动留给人间

  曾呈奎在国外留学多年,生活方式多少有些西化。他爱喝咖啡,在国外看英文报纸,爱唱英文歌曲。节奏明快的《扬基之歌》是他最爱唱的一首歌。

  尽管有些西化,可是他未有半点不合群。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有半点科学家的架子。让秘书做点事情,他会说:“请你帮我把这个材料整理一下,有不合适的地方尽管改。”

  他心胸开阔,平时总是乐呵呵的,很难看到他愁眉苦脸。他喜爱音乐,古典的、通俗的,他都喜欢。闲暇时经常哼个小曲,有时还吹口哨,吹得竟然还是流行歌曲。

  在生活方面,他的勤俭节约,几乎让人觉得与一个大科学家的身份不符。

  他起草信函和稿件,基本上都是用裁开的旧信封或来信的空白处、背面书写,而不是用草稿纸。捆绑书籍、资料的绳子,他也要收集起来再次使用。

  办公室的毛巾用了多年,由白变黄,由黄变破。秘书给他换了新的,他把旧毛巾拿回家让老伴缝补一下继续使用。

  每逢出国,只要不是对方接待,他都要千方百计住最便宜的旅馆,吃快餐、盒饭。他嫌在宾馆打电话贵,就买了电话卡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一顶深蓝色的帽子,曾呈奎戴了20多年,帽子的里沿都破得不成样子了。每次戴之前,老伴儿都要给他掖好,恐怕破边儿耷拉下来。他没有时间去商场,老伴儿不得已,就拿一根绳子测量了他帽子的周长,到商场买回一顶。曾呈奎回家来往头上一戴,还挺合适,高兴得不得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曾老这么大的科学家会是这么一个节俭的人,他的节俭让人吃惊!”担负曾呈奎护理工作的保姆郑立妍说。3分钱一张的卫生纸,曾老会把它撕成3份用,你敢相信吗?原来一张卫生纸只能擦一次鼻涕,曾老说太浪费,撕成3份就可以用3次了。这样的小纸巾曾老和夫人已经用了几十年了,曾老很为自己的这项“发明”自豪。

  然而对他人、对社会他却慷慨大方。

  曾呈奎一生获奖无数,但他获得的最后一项荣誉却不是来自科研领域。在他逝世前的一个月,躺在病榻上的他荣获民政部授予的“全国爱心捐助奖”。他一生俭朴,却从自己的工资、稿费和奖金中累计拿出30多万元捐献给社会慈善事业。

  “文革”时期,海洋所图书馆馆长王璧增被遣送回老家当农民。他爱人带着3个孩子在青岛靠每月50元的工资生活,处境非常艰难。曾呈奎不顾自己也在落难之际,悄悄在经济上资助她们。每当孩子们开学,曾呈奎就对王璧增爱人说:“老张叫你到她那里去一下。”老张就是曾呈奎的老伴张宜范,到家里后,张宜范就给王璧增爱人一些钱,说是给孩子交学费,如果推辞,张宜范就说:“就算是借给你的好了。”

  青岛市慈善总会成立后,曾呈奎与慈善总会约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每年捐款1万元。去年12月10日,曾呈奎在医院苏醒后,表示再向慈善总会捐款2万元。当天下午,市慈善总会的人赶到医院,含着热泪在病床前为曾呈奎办理了接收手续。今年1月12日,弥留之际的曾呈奎得知单位正为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时,又委托他人捐款1000元。这是他生命即将结束的前8天。

  在曾呈奎的人生辞典里没有索取,只有奉献。他从来没有在个人利益上向组织张过嘴,伸过手。作为一名享誉国内外的知名科学家,他在一套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一住就是几十年。他90岁大寿时,老伴硬是找人把一个大阳台搭起来作客厅,说是送给他的寿礼。

  房子又多出一间,推窗见山见海,生机一片。曾呈奎乐得合不拢嘴。尽管如此,这套房子仍然不足一百平方米。

  有人曾向曾呈奎请教长寿秘诀,曾呈奎说一是他心胸宽阔,二是老伴儿照料得好,饮食起居都安排得科学合理。老伴儿张宜范和他共同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是满头华发,虽已90高龄,仍然眼不花,耳不聋,谈吐清晰。

  “身体有用的器官捐献给社会,骨灰撒入大海,所有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中科院海洋所。”这是曾呈奎临终前的遗言,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展示给世人的赤子之心。

  胶州湾畔,潮起潮落。这一次,“大海之子”回家了,回归他魂牵梦萦的蔚蓝色的大海。

  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曾呈奎,就拥有这样一副博大、宽阔的胸怀。

  编辑: 余梁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