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时代先锋

与群众心贴心的信访局长--张云泉

2006-08-31 10:55:11 SRC-3054
   
 

    

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张云泉。 新华网记者 陈知春摄

    新华网4月6日北京电  古城泰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初春三月,我们踏上了南下的火车,采访一位有着二十多年信访工作经验、深受群众信赖的优秀信访局长--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张云泉。

    "信访"这个词对于生活环境相对安定,整天与文字打交道的我来说既陌生又遥远,偶尔在电视画面中看到群众上访的场面:群情激昂,哭声震天,怨气成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受气的差事,这样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他能一干就是二十二年,不由得让我心生敬佩。

    很快他将接受我们的采访,他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他有着什么样的神奇力量化解各种矛盾,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急迫地想到达泰州,看看张云泉这个小小信访局长到底有多少超人的本领。

    3月19日 多云 荣 誉

    将近上午十点到达泰州市,我们放下行囊便投入采访。江苏省委副书记冯敏刚首先向我们介绍张云泉同志的基本情况。

    这位行武出身的共产党员是1983年开始做信访工作的。2001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多年来,他个人受到各级政府表彰和荣誉13项。在他担任市信访局领导工作期间,带领全局职工获"先进集体"、"先进单位"等28次。

    在会场主席台上,并没有见到张云泉。直到主持人介绍,我才发现他,坐在记者中间是那么普通:宽宽的脸膛,浓眉大眼,看文件时总要眯起眼睛。

    张云泉曾在一次处理信访事件时为保护一名昏迷女工的生命安全,左眼被混在上访队伍里的一个歹徒打得血肉模糊。在各方努力下,他的眼睛保住了,可是视力却由1.5下降到0.15,接近失明,造成终生残疾。

    3月20日 多云 责 任

    今天,刚刚从医院里走出来的张云泉,作为主角坐在了主席台上的位置。看讲稿时依然要要眯起眼睛。

    张云泉谈起信访工作这个苦中有乐的差事时根本不用讲稿:

    "群众把我们看作希望,我们不能让群众失望"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让群众从我们身上看到共产党好"

    "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

    "人民的希望始终鞭策 我不敢懈怠"

    这些看似朴实无华的话语却蕴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信念。

    张云泉平均每年接待来访群众2000多人次,处理人民来信2000多封,接受来访电话1000多个。不知疲倦的他说:"为民解难,就是为党分忧,是人民的公务员,心里就必须装着群众,是共产党人,就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

    他在处理信访问题时从不用"研究研究"这样模棱两可的话,他说,处理信访问题既要让上访群众明确知道所以然,也能避免群众来回奔波。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才是对群众负责任。

    当他说起自己苦难的童年,因为家境贫困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遗憾不已,竟然动情地泪流满面。我想正是他作为一个渔民的儿子,饱尝了人间的冷暖,所以才能二十二年在信访这个各种矛盾集中的岗位上坚守,从心底里为普通群众所遇不公鸣不平。

    3月21日 小雨 眼 泪

    

张云泉的干女儿方小娟如今成为花店插花师,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摄影 陈知春

    接受我们采访的有从4岁起就随母亲进京上访150多次,最终被张云泉收为干女儿,如今成为花店插花师的姑娘方小娟;有老年丧子,经张云泉不断开导、探望,帮助转户口、上低保,最终自食其力开杂货店,招牌上写"共产党万岁"的老人李庆余;有十六年沉冤,经张云泉帮助得以昭雪的国家干部王友德……

    在这一上午的采访中,我听到最多的是受访者对张云泉感激的话语和激动的眼泪。

    王友德曾是泰州林机厂供应科科长。1984年,因被诬陷涉嫌贪污被判刑,羁押400天。看到儿子入狱,本来患有肺气肿和高血压的父母急火攻心,先后离世。为洗刷罪名,讨回清白和公道,16年间他一直上访不辍。

    对于王友德十六年沉冤案件得到公正判决后,面对挽起裤腿,露出膝盖流着眼泪给自己下跪的王友德,张云泉的心情却特别复杂,他说:"王友德自己没说受了多少苦,花掉了多少钱物,可是他十六年的时间花在上访路上,这十六年的时间多么宝贵,人生能有几个十六年?作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我所感觉到的是深深的内疚。"

    3月22日 晴 珍 惜

    在早餐桌上,我与张云泉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当问道他因为什么提出"学习上访者身上的闪光点"的想法。张云泉放下手中的牛奶,给我讲了他15年前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当地下属辖区某毛巾厂的一名女工因为单位效益不好,没有按规定支付昂贵的血液透析医疗费用,便来到信访局上访。张云泉听她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自己和同事两人共凑出300元钱交给女工说:"这点钱你先拿回去维持一段时间。我争取在一个星期之内帮你把工作做好。"

    第二天,女工的老父亲步行50多里路,又把钱送回给张云泉。原来,回到家女儿讲起在信访局还遇到一个交不起学费的孩子来上访,他们商量后决定要把这300元给这个学生交学费。女工说,"我得了这个病,肯定也活不长。而这个孩子可能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耽误了她的终生,还是让她拿这300元交学费吧。"

    说到这里,张云泉表情凝重,他说,"我们的老百姓淳朴的不得了,你对他稍微关心一下,他便感激涕零。对于这样的百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做好呢?"

    吃过早餐,张云泉的盘子里的东西吃的干干净净,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一粒米要付出多少劳动,有多珍贵。"

    3月23日 晴 米花糖

    今天接受我们采访的是姜堰市潼湖镇胡东村的孤儿徐宇。

    徐宇19岁的时候,父母因患肝癌去世。2001年,当地一工厂老板擅自挖路,又不设防护措施,致使徐母摔成高位截瘫,从此失去劳动能力。经法院裁定,肇事者应赔偿徐宇的母亲9.万余元,但肇事者迟迟不给赔偿。徐宇家度日艰难,20岁的徐宇只好辍学,走上上访之路。一位好心的老师指点他到泰州找张云泉。

    200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他来到了泰州市信访局。徐宇说,刚见到张云泉时他一点"官"的样子都没有,没当他是局长,。可是张云泉听他讲述完自己的悲惨遭遇之后,马上在他的状纸上批示"马上就办",还告诉徐宇说"我一定帮你把妈妈的血钱要回来!"

    看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徐宇,张云泉从兜里掏出了200元钱,说"你穿这么少,会冻坏的,拿去买件棉袄吧。"

    吃着张局长拿给他的方便面、桔子和饼干,徐宇边吃边哭,他说:"向老板和村干部要钱的时候,他们派人来抓我我都没哭,可那天我哭了好久,妈妈生病后我就再没见到这么关心我的人。"

    张云泉为徐宇讨回法院判的赔款也是几经周折,他曾经找到私营企业老板对他拍桌子,"你们要是敢不给徐宇赔钱,我决不会饶过你们!"

    徐宇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曾亲手制作了一斤米花糖送到了信访局,可是张云泉却并没有开心的表情,他只尝了一块,"你连饭都吃不饱,还给我带这个干吗?"说什么也让徐宇把糖带回去。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徐宇说,"我希望大家都能向张局长学习,如果大家都像他一样,我们这样的人就能少受一点苦。"

    3月24日 大风 扫 地

    在初春的寒风中,我们走进了七十五岁的朱兰老人的家。

    1963年,朱兰被错误下放到农村,年幼的儿子和两个女儿的户口也被转到了农村。孩子成年后,由于户口没有落实,失去了就业机会,仅靠丈夫一人微薄的工资支撑着一家五口的生计。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户口就意味着没有粮食、布料甚至是一块豆腐。老两口走投无路想到了信访。

    在信访局,张云泉热情接待他们。两位老人在回家的路上商量说,咱们这事,那么多部门把我们当皮球踢来踢去,谁也没给解决问题,现在张局长对我们这么客气,信访局这条路我们走定了。

    后来在张云泉的努力协调之下,一家人的户口问题全部解决了。说起张局长曾经亲手给自己老伴洗过脚,朱兰老人浑浊的眼睛里很快流出感激的泪水。当时老伴就说:"张局长,以后我们再也不去信访局给你添麻烦了!" 沉浸在感动中的朱兰老人望着老伴的遗像抽泣着。

    "我曾经对张局长说过,我这么大年纪了,没有钱也没有力气,就让我到信访局门口去帮你扫扫地报答你对我们家的恩情吧" ,老人眼角还挂着泪花,叹了口气,接着说"张局长却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哪能让你去扫地,你就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吧。"

    这天晚上,张云泉与记者们联欢,他给我们唱了一首《牡丹之歌》。由于喉咙做过两次手术,他的声音并不浑厚,但在演唱之前,他说要把这首歌送给那些正为实现生活目标而努力奋斗着的人们。

    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

    有人说你富贵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啊牡丹……,歌声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完)

  编辑: wfj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