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资料显示,在全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烟台开发区综合指标居第6位。 这是一个奇迹——在49个竞争对手的母城中,有33个是省会和副省级城市,而烟台只是个地级市。 烟台开发区当年起步的地方本是荒沙一片,人称“西沙旺”。他们引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叫响“环境就是生命线”理念,启动国家生态示范园建设,很快成为全国投资环境最好的开发区之一。于是,在这片黄金海岸,山东的轿车、手机、电脑三大产品集群悄然崛起。 这三大集群,就是一条产业上下延伸、配套繁衍的“生态链”。 轿车集群以东岳为“航母”。今年,东岳汽车追加投资和注册资本23亿元和7亿元,其投资总额达49.92亿元,注册资本16.78亿元;东岳发动机总成新增技改投资8.2亿元;已形成年产30万辆轿车、40万台发动机总成的能力;国内外涌来70多家配套企业,投资100多亿元;拉动成就全市整车企业15家,零部件企业350多家。轿车、载重车、客车、特种车,“烟台造”成为系列。手机集群以浪潮LG为龙头,12个配套项目进驻,形成了山东手机龙头、中国CDMA手机基地,销售额每年翻一番,2007年产能将达3000万部。电脑集群“鸿富泰”龙首高昂,11家配套企业群龙奔腾。计划到2009年员工达10万人,销售100亿美元。据透露,到2008年,这三大集群可实现产值2600亿元,比2004年烟台全市的总产值高出1000亿。 在烟台开发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高对高、硬碰硬、实打实”,这是“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带来的新起色,也是政企和谐、高效服务的形象写照。 “高对高”,即思想境界高。烟台开发区的赶超定位是:在49个国家级开发区第6位的高起点上,三年挺进前5强。为此,他们加压奋进,把目标落实分解为三年每年超一位。9月1日,烟台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高效政府,达到国际水准。 “硬碰硬”,就是核心竞争力过得硬。开发区拿出硬措施:投资1.5亿元建设成全国最好的留学生创业园;设立1亿元担保风险基金,年投入300万元科技经费;企业拿出硬本事:引进、消化、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正海、氨纶、乐泰、东星等企业产品进入全球三强。年内,全区技改投入20亿元,完成创新70项。目前,全区拥有研发机构60多家,拥有研发人员上千名,创出自主知识产权155项、国家专利17项。 实打实,就是实心实意办实事。“鸿富泰”进烟台,开发区不到两天就办好手续,不到一个月就改造厂房7500多平方米,“鸿富泰”未建厂房先投产。投资方急需一个月内招聘36名有三年以上管理经验的厂级主管。开发区立即召开17个市参加的专题招聘会,同时出省搜罗冷门人才,从800多报名人员中筛选出来的120名人选准时报到。不到半年时间,他们就拉起26万平方米的“鸿富泰”工业园,建成11栋厂房,形成3036万美元的出口额。 前几年,许多外商干在烟台住在青岛,开发区领导看出门道:打造高标准的生活服务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近三年,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每年投资20多亿元,1.5万平方米的大型超市,设施、水平全国一流的医院,英国剑桥大学授权的国际学校等先后落成。一批IT、印刷等重点企业考察烟台开发区后,纷纷选定这里投资兴业。 烟台开发区扩大管辖区后,一下子增加了93个村7.5万人。他们工作重心下移,组织帮扶,其中51个村干部挂职常驻,20个重点村由20家大企业结对帮扶。两年投入帮扶资金500万元,解决吃水难、行路难,改造中小学危房;转移支付2100万元,减免税费1300多万元;失地农民“农转非”,纳入医疗、养老保险;2000多名青壮年参加培训,1541人分批就业。 金沙滩,碧海湾。环境与经济、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使烟台开发区一天一个样,越变越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