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推动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 相关评论

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6-08-31 11:02:52
   
 
  新华网北京2月11日电(新华社评论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对这个基本国情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十分清醒的认识,避免盲目乐观情绪、形式主义、长官意志作风下的急躁冒进,推动农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落后。最近两年农民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开辟各种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脱离了这个中心,农村其他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

  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行之有效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当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未根本破除,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差距很大,农民看不起病、农民子女上不起学等问题十分突出。各级政府要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围绕农民需求大力加强农村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要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农民受益。

  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做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推进。全国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在规划建设中应区分发展阶段和地域差别,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格,不能把鲜明的民族特色、突出的地域特征、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统一标准,各地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当地实际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

  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各级各地政府要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注意工作方法。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项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坚决避免一切形式的“政绩工程”,切忌违背农民意愿、侵犯农民权益、加重农民负担,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完)

  编辑: wfj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