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寻找身边的榜样 > 图片报道

乔炜老师的爱心之旅

2006-08-31 10:58:28 SRC-402
   
  qw.jpg

乔炜老师在给学生们辅导功课

  乔炜,男,37岁,东昌府区郑家镇袁庄人,现为聊城四中教师。从1996年开始,他自愿每天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1元钱,积攒起来用于救助贫困学生。如今,他的爱心之旅已走了3600多天,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

  幼年时,乔炜的家庭条件十分贫困,父母常常为几元的学费东拉西借。毕业从教后,每当他看到有些学生由于交不起几十元的学费而面临辍学、失学的时候,作为一名教师,他总是心潮澎湃、寝食难安!他想:每天拿出1元钱,一年就能积攒360元,这360元就可以救助一两名特困学生,钱虽不多但其作用和意义会非同一般——它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一次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更会触及其灵魂,进而影响他的一生。于是,乔炜开始了他低调而又充满款款真情的爱心之旅:每天挤出1元钱,塞到妻子亲自为他折叠的钱夹里,积攒起来资助贫困学生。

  乔炜的第一次捐助,是给一个在车祸中失去父亲,家里生活极度困难,准备辍学的孩子。乔炜把积攒的360元交给了学校教务处主任,作为孩子的学杂费和生活补助。教务主任想让他亲自交给孩子,让孩子知道谁是自己的恩人,但被乔炜断然拒绝了。

  2002年,乔炜在聊城第一职业中专执教时,发现一名叫陈为的女同学因丢了一辆自行车而闷闷不乐,后来干脆旷课。他找到陈为的同学了解情况。原来,陈为的父亲不久前因车祸去世。这辆自行车是她父亲去世前,为使她上学方便,特意买给她。现在父亲去世了这辆自行车成为父亲生前唯一留给她的值得纪念的东西,成了她思念父亲的寄托。平时同学借车她都舍不得给,如今自行车被盗,她怎么能不伤心呢?乔炜听说后,心情非常沉重,带着陈为来到自行车市场,对陈为说:“新的也好,旧的也好,只要你看着象你父亲留给你的车,花多少钱老师都给你买!”陈为左看右看,选中了一辆自行车,乔炜毫不犹豫掏出370元买下这辆自行车!推着这辆既寄托着父爱又倾注着师爱的自行车,陈为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2004年,乔炜在聊城四中办公室工作时,无意中听到一个班主任说起她班里的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父亲在城里打工时因意外事故造成偏瘫,母亲靠卖菜维持生计,身上穿的衣服都是邻居孩子穿过的,给他吃早饭的钱,也舍不得花,仅用两毛钱买一碗胡辣汤,如今连学费都交不上了。乔炜一听,忙拿出360元交给了班主任,委托她转交给这位学生,并再三要求这位班主任为他保密,连学生的面都没见。

  前不久,乔炜和在八中任教的妻子姜润红一同到聊城市卫生局郑重登记,参加为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中华骨髓库”;东昌府区启动的“关爱助学资金”募集活动,大多数教师捐款数额是100元,他却一次捐了300元;学校组织的为病危老教师捐款、为血癌学生捐款,他总是带头参加…..

  需要说明的是,乔炜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是年迈的农民、孩子也在读书家庭负担比较重,全靠她和妻子微薄的工资生活。但是他总是说:“尽我所能,力所能及地献一点爱心,这就是我的追求。”

  一位伟人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十多年乔炜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着自己的爱心之旅,实践着自己的爱心诺言。1999年,东昌府区教育局团委曾得知他捐助贫困生的事迹,带着电视台的两名记者采访。好心人劝他说:“你趁着电视台采访,可以多捐助一点,不然意义就不大了。”但是乔炜却想:好心人是一片好心,但这却违背了自己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初衷,他暗暗提醒自己:以后要更加以平常心干这件事,千万不可沽名钓誉。从此,他更加低调地处理这类事情。这么多年来,他身边的同事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迹;他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心,帮助着别人,感染着人们,营造着充满人间温情的空间。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学校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爱心计划在学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他的事迹也迅速传遍社会。2005年5月以来,《大众日报》、《聊城日报》、《聊城晚报》、《东昌时讯》、东昌电视台对他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导。聊城电视台《声音》栏目还做了专访。学校及社会为他无私助学的精神深深感动,并给予极高的评价,区委、区政府授予他“关爱助学”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在他的影响下,学校成立了“助学爱心基金会”;一名退休老教师在他的事迹感召下,向学校“助学爱心基金会”每月捐资100元,用于救助救助特困生,并再三要求不披露姓名;更重要的是,乔炜老师的事迹使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献爱心”不仅仅只存在于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爱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他的影响下,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进来,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在“爱心”的帮助下走向幸福的终点!

 

  编辑: 孟凡帅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