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全身心投入,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非凡的业绩。” ——段月英 在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提起段月英,人们都说那是个重“名”轻“情”的人。 听说在中国工运学院学习的段月英“十一”要回家休假,记者便于10月6日来到她家,谁知却扑了空。正在为段月英照看5岁女儿的段母说:“准是又到车间去了。这孩子,难得回来一趟,回来就往车间跑,连她的小女儿也与她生疏了。” 来到机器轰鸣的细纱车间,记者“逮”住了正与几个工友交流技术的段月英。 一个纺织女工说:“快举行技术比武了,段师傅来教我们两手。” 1988年,段月英来到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原德州棉纺织厂),当上了一名细纱挡车工。报到第一天,面对厂门口光荣榜上的劳模、标兵的大幅彩色照片,她暗下决心:我也要当劳模、当标兵。从那时起,她虚心向老工人学习挡车、巡回、卡疵、做清洁一丝不苟;班前、班后、宿舍里,她有空就练换纱、包纱、接头等基本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1991年起,在公司每年一届的操作运动会上,她连续7次获得第一名,并多次创造单项接头和包卷粗纱的公司纪录。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段月英没有陶醉、没有停止,她又选定了新的目标:“当全省冠军,创全国纪录”。 1998年初,公司接到通知,5月份将举行全省棉纺织操作技术大赛。而此时,段月英已有7个多月的身孕,但她仍拖着笨重的身体,坚持上车练习操作。产后12天,她就要到车间练习,被车间领导连劝带吓唬地制止住。第18天,段月英再也躺不住了,偷偷来到车间。车间领导和同事们你劝我说她撵,最后把她“押送”回家。谁知,第二天她又来到机器旁。5月11日,段月英含泪舍下刚刚出生45天的女儿,只身来到济南,与来自全省的60名技术尖子一比高低。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次比赛中,段月英打破了全省和全国记录,公司也在全省大赛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提起段月英重“名”轻“情”,该公司的纺织女工们都说:“她是重了公司的‘名’,轻了自家的‘情’。” 段月英,女,1971年8月出生,山东陵县人,汉族。1988年参加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细纱车间挡车工。1999年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同年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本报记者 信明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