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赋予了你职责,就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一样要去承担。我不会因为是女性而给自己减轻职责的分量。” ——张玉贞 沥青——原油提炼后剩下的渣子。谁都知道,这个美其名曰重油的物质又脏又不值钱。但是,却有一位女性偏偏和这种黑乎乎的东西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就是石油大学重质油研究所所长张玉贞。 身体瘦弱、有一双睿智的大眼睛的张玉贞称自己以前也没想到,居然会和黑乎乎的沥青打上了交道,而且一晃就是二十个春秋。“别人都认为这个活又枯燥又单调,而且对身体不好,可是一旦投入进去,就什么也不在乎了。”张玉贞轻描淡写地说。 1996年,张玉贞被任命为研究所所长。为了跑选题,要课题,提高研究所的实力,她四处奔波。用她的话来讲,白天是一个接一个地洽谈,而晚上则必须坐在灯下开始思考整理,常常是整夜整夜地加班。同事张荣德给她做了一个统计:张玉贞平均一个月有20天出差在外,有时甚至是30天。 在石油大学食堂里,几乎天天能看到他的孩子。“出差就像每天上班一样,时间长了,家里人都习惯了。”张玉贞笑着告诉记者。 在她的努力下,研究所名气迅速提升。6年时间,这个高校附属科研所一跃成为国内外沥青研究领域的知名机构。目前,石油大学重质油研究所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这国内三大石油集团沥青技术的研究中心和所属沥青企业的技术依托。 也就是在1996年,年仅37岁的张玉贞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在业内实属罕见。但令业内人更惊奇的是黑乎乎的沥青渣子一经她手居然变成无价之宝——由她带头开发研究的重交通道路沥青生产技术相继在辽河石化总厂、秦皇岛沥青厂、胜华炼油厂等推广使用,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在辽河石化总厂就产生利润两个多亿。而张玉贞和她的同事们每次都是毫无保留地将科研成果上交出去。用她的话说这是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对个人而言,根本谈不上什么专利产权。 “只有热情投入,踏踏实实,才能从工作上找到乐趣,这样本来很枯燥的工作也会变得多彩而丰富。”面对许多人的不解,张玉贞道出了她热爱本职工作的真谛。 张玉贞,女,1959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现任石油大学重质油研究所所长、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重质油利用研究中心主任。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标准成果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 本报记者 郝爱萍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是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新闻网站。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