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浙江的基础教育多年保持中国先进水平。1989年,全省普及初等教育;1997年,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2004年,基本普及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目前,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5%,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均达99.9%以上。浙江高中段教育继续保持快速协调发展。2005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的比例达91%,名列中国前茅;升入普通高中段和中等职业学校之比为1:1。拥有杭州高级中学、上虞春晖中学、宁波效实中学等名牌中学和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湖州交通学校等重点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
浙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4%,进入大众化阶段。现有普通高等学校74所。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浙江大学拥有教授级职务的人员2440余人、研究生近1.8万人,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34所高校、28万学生已进入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和宁波、温州六大高教园区学习。
教育改革
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浙江教育在教育思想上,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办学体制上,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涌现了浙江万里教育集团、浙江海亮教育集团、浙江树人学院等一批优秀办学单位;在师资建设上,遴选300名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00名中小学“浙江省名教师”和400名“浙江省名校长”进行重点培养。
科技综合实力
科技进步在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活跃。2005年全社会科技投入305亿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2位,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14项,获奖数居全国各省、市第5位;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分别跃居全国第7位和第6位。加强创新系统培育和基础性研究。全省拥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10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共700多家。启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创建了“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等3个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现代纺织及装备创新平台”等行业专业创新平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工作取得进展,到目前,全省已累计引进中科院、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诺基亚、三星、西门子、印度塔塔等国内外大院名校、大企业共建各类创新载体近300家。组织先进制造业重大科技项目,主动设计并实施了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数字音视频、嵌入式技术开发与应用、制造业信息化、半导体照明等重大科技专项和254项重大科技项目。2005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数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位居全国第三。
应用科研
浙江的应用科研水平居中国前列。水稻育种,畜禽、鱼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毛竹、蚕桑、食用菌、蜂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处于中国较高水平;机电、轻纺、医药、化工等行业的科学研究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环境保护、医学卫生等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总体水平处于中国先进水平。此外,浙江在基因技术、遥感技术、液体分离膜技术、光电技术以及沼气、太阳能、风能、潮汐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5年,全省高技术产业产值1716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22%。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到24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2家。2005年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3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302亿元,出口创汇32.1亿美元,增长利税22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