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网络媒体浙江行 > 最新报道

浙江和谐之道值得借鉴 网媒记者谈和谐浙江(二)

2006-11-23 01:01:3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四川新闻网记者 王宇欣

  ——浙江给我留下三个深刻的印象

  很高兴能代表四川网络媒体参加“和谐发展看浙江”主题采访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浙江。

  三天的活动中,杭州美丽的西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杭州园文局的介绍,我了解到杭州在保护西湖环境上所作的努力。他们绿化西湖周边环境,搬迁环湖居民拓展湖面景观,让西湖更美更动人。最让人惊讶的是,杭州将园文局下属的环湖公园和景点全部免费开放,这项举措让西湖真正予百姓共享。

  走进杭州就像走进一个大公园,著名导演张艺谋在四川成都拍摄中曾说,成都的美丽让他不舍离开,今天走在杭州的街头巷尾,我也体会到那种留连忘返的不舍。

  此外,浙江在新农村建设、构建大社保体系等基层工作方面,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感觉浙江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在安顿农村居民生活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在余杭,我们看到户户居民有医保,人人看病有保障。在宁波福明社区,农村居民成城市居民,家家户户有漂亮宽敞的住宅。

  在杭州湾大桥工地,我第一次看到如此雄伟壮丽的跨海大桥。那种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感觉,让我兴奋,让我喜悦。

 

  中国江苏网记者 郭蓓

  ——还湖与民西湖美景助推和谐杭州

  很开心能代表江苏的网络媒体参加“和谐发展看浙江”主题采访活动。几天奔波,虽然舟车劳顿,大家却丝毫没有减少热情。

  西湖首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从杭州有关部门了解到,杭州市政府把西湖景区全面开放,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项重大的亲民举措。政府还湖与民,让美丽的西湖风景与大众共享,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提高了百姓生活水平。这些经验,值得全国各地的省市参考借鉴。

  最后,我感谢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感谢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他们给了我们一次近距离了解浙江的机会,也给了我们结交全国网络媒体记者朋友的机会。

 

  广东南方网记者 付刚

  ——深入采访将浙江经验推向全国

  作为来自广东的网络媒体,浙江的和谐发展情况让我尤为关注。广东和浙江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浙江遇到的很多棘手问题,同样也是广东遇到的难题。

  几天采访下来,我看到了浙江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做出的成绩。如在余杭,我们看到政府是如何解决60万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在宁波福明社区,我们看到政府如何安置“洗脚上岸”的农民,在温岭松建村,我们又看到了政府如何倾听民情,开展“恳谈日”活动。这些工作,不少非常值得广东省借鉴和学习。

  作为一名网络新闻记者,我有义务和责任,通过这次采访,深入报道浙江的和谐发展,为其他省市提供有益的借鉴。

 

  北京千龙网记者 陈祺

  ——感谢主办方给予我们全面了解浙江的机会

  浙江我不是第一次来,但每次都只到过杭州。几次来浙江,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美丽的西湖。这次浙江举办“和谐发展看浙江”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让我有了一个全面了解浙江经济文化的机会。

  几天的采访下来,浙江新农村建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余杭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让60万农民人人有钱看病。宁波福明社区成功将农民变成合格的城市居民,这些都让我难忘。

  浙江政府下大力气,带来了大成就,这些做法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上海东方网记者 王秉杰

  ——为浙江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次浙江之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杭州的景色。喜欢杭州的景致,它的精致细腻,恰到好处,现代却又不失古典,秀美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此外,杭州很多地方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大到扩建后西湖的免费对游客开放,小到随处可见的免费饮水装置,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杭州构建和谐社会的豪迈足音。

  前天我们去了余杭,了解了当地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在城里的大医院花了200多元才看好,而在这里7块钱就可以治好感冒。

  昨天我们又去了福明社区,看见那边的农民的生活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也日益增加。在那里,人们吃的好,穿的暖,丰富的业余生活让他们不但过得好,更让他们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

  今天又到了温岭的松门镇松建村,更是让我们体尝到了和谐温岭。在松建村,人人有发言权,人人都有说话的地方,温岭民主恳谈的实践更是生动地证明,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之必需。

  作为我一个从事网络新闻工作的人,有义务也有责任要将这些通过网络的渠道推广至全国,我想这也是我个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所作的一份绵薄之力。

  编辑: 李昕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