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海信集团举隆重的芯片下线仪式,海信分布在青岛、辽宁、贵阳、淄博和临沂全国五大彩电生产基地同时正式下线信芯彩电。标志着中国彩电业经过多少年的摸索,终于扬眉吐气,第一次用上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信芯。
下线仪式上,市政府决定奖励参与“信芯”研发的海信研发团队200万元,海信集团也表示将给予“信芯”研发团队360万元的股权和现金奖励。
6月26日,海信集团在北京发布了我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信芯。此前5月,海信已将2000台整机定向试销售,市场验证“信芯”高清彩电技术与质量完全过关。(记者陈春瑛)
4年研发修成正果
芯片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粮食,更是彩电的“心脏”——它决定着彩电功能、性能。没有自己的芯片,就失去了决定产品的权力,这也是造成中国彩电业缺乏差异化的根本原因。
2001年1月开始,海信在上海悄然封闭了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开发团队,经过1600个日夜,终于在2004年9月28日,在一张A4纸大小的电路板上成功嵌入了十几万行的设计代码,采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制程,集成了近200万个逻辑门,700多万个晶体管,从而开发完成了可广泛使用于包括CRT电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各种视频播放媒体终端的“信芯”,去年11月27日一次流片成功。又经过半年的整机开发,于2005年3月7日完成工程批样片整机应用验证工作,从而完成了中国彩电史上的“第一”。
海信目标:中国最大
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认为,“信芯”的诞生以及应用,是海信多年坚持“技术立企”方针不动摇的重要成果,海信电视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因此,必将大大提高海信电视推陈出新的速度,提高集团彩电产业的赢利能力。
据海信保守估计,“信芯”产业化后,10万片的规模就可实现盈利,海信计划今年达到100万。芯片产业化后,海信将尝试由生产制造商向技术专利商过度,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芯片供应商。
中国彩电业受益
有关专家介绍,目前,“信芯”每片大约比国外的同类产品便宜5个美元左右,这种优势推倒了中国彩电芯片被外国一统天下的局面,又可增强海信原材料采购中的“议价能力”,从而为中国企业采购成本造成整体受益。
于淑珉在讲话中承认,“信芯”也给海信自己带来开发速度上、规模以及技术升级上的许多挑战。因此,海信将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快研发速度,积极主动地向国内外同行推广这个产品与系统技术,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在数量上有较大的突破。于淑珉透露,信息产业部对该芯片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示帮助海信在国内推广此芯片。
于淑珉还透露,集团将“信芯”的产业化放入以彩电整机研发与制造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以实现芯片产业的垂直链接,提高上市公司赢利水平。会后,海信把首批100台信芯彩电捐赠给了分布在西部地区的30所海信希望小学。
海信、INTEL联手数字家庭 高调启动“D-Home”计划
晚报讯 昨天上午,国内3C融合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海信集团和国际著名的IT产业领导厂商INTEL公司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启动“海信-INTEL百千万D-Home计划”。双方将共同合作,一年内在全国建立200个“D-Home”体验馆,其中青岛将建20多个,举办数千场数字家庭培训活动,让至少10000个家庭感受到“D-Home”的魅力。本次计划是目前国内首次、也是最大规模的数字家庭推广活动,将极大地促进数字家庭及3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和应用。
一直以来,海信集团都非常注重产品技术的积累和创新,在数字高清技术、平板显示技术等众多领域保持着行业优势,同时,也拥有国内一流的3C融合企业结构布局,无论是在家电、通信还是IT方面都具有了相当的实力,因此可以说,其在3C融合方向上拥有其他对手难以匹敌的优势。INTEL公司一直以来都和海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其拥有的强大平台技术能力在数字家庭等方面同样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进入2005年,INTEL公司更是大力投入各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倡导数字家庭新体验。
据悉,海信-INTEL“D-Home”体验馆主要由海信高清大屏幕平板电视、海信智佳M媒体娱乐中心设备、海信高保真音响等产品构成。通过相关产品的有效组合和互动,用户可以充分体验到数字家庭为信息生活带来的无限生活乐趣。人们不仅可以通过高清大屏幕电视观看到高品质的电视节目,而且可以轻松浏览精彩丰富的INTERNET网络咨讯;不仅可以欣赏到画面出众的DVD影碟播放效果,更可以尽情操作网络游戏;不仅可以欣赏高精度的数码图片,还可以进行图片的编辑、节目录制和制作等。
D-Home体验中心不仅建在电脑卖场,而且也将建在海信传统以电视产品销售为主的卖场,充分体现了3C融合中,渠道融合、渗透、互动的新特征。所有这些,都将是3C融合产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海信集团已经完全走在了国内这一领域的前列。(陈春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