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实名制”,能治住孩子吗?
文化部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虚拟货币交易,南京的小网迷们多不以为然
戚庆燕 张磊
昨天上午,文化部公布了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除了重申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采取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外,还增加了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相关规定。那么,这一系列规定,真的都能得到切实执行吗?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采访——
记者调查
学生狂爱网游
“谁不玩网游,谁就是怪胎”
“我同学都在玩网络游戏。”昨天,南京某重点中学初二学生小皓告诉记者,“谁要是不玩网游,简直就是怪胎。”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孩子玩网络游戏如今是普遍现象,这已经成了无法回避的话题。
“既然绕不开,那就引导孩子玩点健康的单机游戏,或者培养一些爱好,让他们的兴趣转移到这些爱好上来。”有家长认为,网络游戏已开始挑战教育方法,家长需要换个思路来对待这个问题,与其“堵”、“禁”,不如“疏”、“导”。
学生:
为省钱玩游戏
一天只吃一包泡面
网络游戏已经无孔不入。初二男孩小皓告诉记者,在他们同学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不是习题,而是网游。“我们班同学都在玩,谁要是不玩,简直就是一怪胎。”他说,很多家长都会作出限制,每周只能在双休日玩一个小时。但就这一小时,同学们能兴奋地讨论上三四天,然后再用三四天去准备下次玩时怎么玩得尽兴。
记者了解到,网络游戏需要虚拟货币。这些虚拟货币的获得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别的玩家手中花钱购买,一种是自己在游戏中通过对战等方式赚取。要想在游戏中获得较高的人气和地位,就必须贮存一定的金钱和装备,尤其购买高级装备是一件很费钱的事。
小皓告诉记者,在很受欢迎的《地下城与勇士》游戏中,一套能帮助PK的服装至少要500到1000元钱;在《魔兽世界》或者《天龙八部》等网游中,一件关键性的装备甚至要上千元。他的一位“富二代”同学,为了提升自己的角色配置,一上来就砸了一万多块钱。
据一些玩家透露,肯在网络游戏上一掷千金的,多是一些“富二代”。而普通的玩家大多是没有什么收入来源的学生,他们购买点卡或者装备的钱往往是“从牙缝中抠出来的”。
“我们班那些沉迷在网游里的同学,日子过得很惨的,每天就吃一顿,顿顿还是泡面。”小皓说,这样节衣缩食,每个月能省出至少二三百块钱,都买点卡了。还有一些寄宿的同学,想方设法让家长汇钱,说得最多的就是“学校要我们交参考书费用”,“玩网游就需要点卡,能不买吗?”
家长:
引导孩子玩单机游戏
也比联网游戏好
在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的孟先生,前段时间发现自己跟正在读初一的儿子有了“隔膜”,因为儿子不再跟他谈论文学,聊天时总是蹦出“练级”、“打怪”、“买装备”、“补血”等词汇。
跟其他家长一交流,孟先生才知道儿子在玩网络游戏,原本喜爱的阅读,已不再感兴趣。“不懂网络游戏,跟儿子就没有共同语言。”于是,孟先生开始研究游戏,发现联网的游戏需要角色扮演,就要花钱买装备,这既浪费钱又容易沉迷;不过,一些单机游戏就相对好些。“既然网络游戏勾引得孩子们没法不玩,那就引导儿子玩不需联网的单机游戏。”孟先生说,比如《红色警戒》、《英雄无敌》等游戏,内容相对健康一些,有的还能锻炼反应力等。
对于文化部的监管措施,孟先生持观望态度。他认为,网游已开始挑战传统教育,家长需要换个思路来对待。
他告诉记者,在周末时,儿子会跟几个同学约好打一场网络游戏《浩方对战平台》,他对此比较宽容。但是事先跟儿子约好,对电脑开机和屏保都设置了密码。另外,他还开始培养儿子新的兴趣爱好,比如画漫画等。周末或者节假日,他还会尽量带儿子出去旅游,或者游泳、打乒乓球等。“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些活动上来,他就不会念念不忘那些网络游戏了。”
实习生 周 勉
本报记者 戚庆燕
网吧管得挺严
记者暗访
没身份证泡网吧,记者被“驱逐”
其实,早在几年前,南京的相关部门就开始要求网吧对前来上网的人进行实名登记,禁止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现在这些网吧落实的怎样呢,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一些网吧。
有学生玩网游,但很少
昨天下午3点至6点之间,记者走访了南京近10家网吧,发现“上座率”普遍不是很高,人多一点的网吧上座率达到一半,人少的网吧上座率只有2成左右,而且看起来大多是成年人。
记者和彩霞路一家网吧老板攀谈后得知,当天网吧人不多,南京初高中要期末考试了是主要原因。“马上就考试了,谁还来网吧玩啊?”老板向记者抱怨,学校一考试他就进入淡季。
记者在几家网吧发现,到网吧的人绝大部分还是玩游戏。其中网络游戏占了一半以上,其他就是玩纸牌或者联机对战类游戏。在南湖路附近的一家网吧里,记者看见了五六个长相稚嫩的年轻人在玩游戏,一边玩游戏一边大声吆喝,不时还会冒出几句脏话。见其中一位小伙子玩得兴奋,记者便询问他为何这个时间段不去上学。小伙子很不屑地回了句“明天考试,学校下午放假,让我们回家自习。”
没身份证,记者被赶走
在双塘路上的一家网吧,得知记者未带身份证而欲上网,老板娘拒绝了。记者看到,网吧收银台上有一台类似公交车上刷卡机一样的机器,来上网的人,将身份证在上面触一下,上网者的个人信息便输入电脑,然后就可以开机了。
此时正是下午4点,这家网吧的上座率很低,记者便再次和老板娘解释,希望可以网开一面。可能是不想放过赚钱的机会,老板娘也没再说什么,递上电脑键盘,让记者输入身份证号。记者输入了自己父亲的身份证号后,便成功进入了网吧电脑区。
不曾想,记者刚坐下15分钟不到,老板娘便喘着粗气跑到记者面前:“小伙子你还是下线吧,我不做你生意了!”原来,记者前脚刚刚进入,文化局的稽查员就来到网吧随机检查了。“我腿都软了!”一看到稽查员,老板娘直怪自己太贪小便宜,“要是查到我这有人没带身份证就上网,罚得很厉害啊!”老板娘说她当时就想将记者电脑强行关闭的,“可我又怕你因为电脑突然关了,大喊大叫,反而引起人家注意。”稽查员只是简单检查,他们走后,老板娘也将记者“赶走”了。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10几家网吧,绝大部分网吧管理还是很规范的,没有身份证无法上网。大部分网吧老板表示,虽然有时候有钱不能赚确实很惋惜,不过他们更担心查出问题受处罚。 张 筠
规定很好 执行很难
尽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文化部的《办法》,游戏运营企业和虚拟货币交易企业们纷纷承诺“按规定执行”。但在提及具体操作办法时却大多语焉不详,纷纷喊“难”。
对于虚拟货币交易,难管啊——
淘宝卖家
难道我先要视频看下
大人买还是小孩买吗?
南京人小李今年才29岁,却已经是淘宝网上的5皇冠卖家。
小李告诉记者,他一共卖300多种虚拟商品,包括各种游戏币、sns网站账号以及网络游戏点卡等。“几乎每有一种新网络游戏诞生,我们都会和运营方接洽,谈下一个合适的折扣,然后以‘年’为单位签合同。”
谈起文化部昨天公布的《办法》时,小李说他的网店只做网上生意,所以不存在向未成年人销售的问题,“网上支付需要支付宝或是网银、信用卡等,这些都是未成年人无法获得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小孩子能办到银行卡吗?”交谈中,小李也坦言,“要说监管,你说能让我通过视频先看看买家是大人还是小孩吗?这现实吗?”
但小李同时表示,“其实,未成年人想买网游产品也是很简单的。”他说,仅南京现在能提供此类交易服务的少说也有成千上万,“除了那些可以当面交易的网店,还有网吧和书报亭。网吧还能通过身份证登记监控;可书报亭摊主能让每个来买游戏币的都出示身份证吗?”
昨天下午,记者还电话采访了淘宝网一位颜姓工作人员,他的说法和小李一致,“未成年人在淘宝网上交易不太现实,因为按照相关法律,他们无法拥有可网上支付的银行卡。”不过他也表示,“这也不绝对,如果未成年人拿到父母的银行卡和密码,然后到淘宝购买网游产品,作为卖家或淘宝方,显然是没辙的。”
对于未成年人网游,更难管——
网游公司
孩子拿家长证件注册
“实名制”也治不住他
对于网游“实名认证”这一块,显然有更多的空子可钻。
“对实名注册和未成年用户监管这一块,近几年在业内一直被探讨,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但你说要完全做到位,真的很难。”该公司相关人士昨天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对所有网络游戏运营企业来说,一个身份证只允许注册一个账号近乎不可能,这就决定了未成年人拥有成年人的实名账号在操作上很轻易实现。而且,孩子拿家长的证件注册,运营企业也很难核实。
昨天,盛大、完美时空等国内知名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相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说法几乎一致,他们纷纷表示公司将一如既往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为用户提供健康规范的网络游戏服务。当被问及具体做法时,他们提到了近年备受关注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以及今年初由国内6家网游企业发起的“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根据这些举措,未成年人即便通过某种途径获得成年人实名账号,家长可以向游戏运营方举报这一账号,进而将其纳入包括强制下线以及过时积分清零等在内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中。
而另一个被广为使用的做法是严格的实名审核,就是通过电话回访等方式对注册者的身份进行核实,“一旦发现账号注册者与使用者不相符,将立刻注销。”完美时空一位工作人员说。
不过,正如该公司那位工作人员所言,要完全做到监管到位很难。“说到底,我们和未成年人之间是起点和终端的关系,中间环节很多。家长、学校的监管更直接。”一位网游公司人士说。张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