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街头随机的现场调查,结果让人很尴尬。石祯专 摄
从名牌大学毕业已4年的唐慧在公司开会做记录时,总是不自觉地用手挡住本子,“经常字到笔尖就是写不出来,只好写错别字或者用拼音代替,怕别人看到笑话我。”
像唐慧一样遇到这种尴尬的年轻人不少。随着传统书写形式正日渐被电脑、手机等先进工具取代,不少人成了只会敲键盘不会写字的“新文盲。”
一篇报道引发一场大讨论
不久前,美国《洛杉矶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发现自己常常忘记如何正确书写汉字》的文章。“几乎你遇到的任何中国人都坦诚自己记忆力衰退,就像患老年痴呆的某个状态。握紧笔的手在纸上要写字时,突然出现了尴尬的停顿,而这些字在孩提时代不知道学习、重复默写过多少次。”此文被翻译成中文传至国内后,立即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据网上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现在83%的人有“提笔忘字”的经历,74.2%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手写机会已很少,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提笔忘字”已趋向低龄化。
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提笔忘字”的现象值得关注,中华文明能够传承五千余年,靠的就是方块汉字的文化凝聚力。但是越是文化程度高的群体,以及和网络亲密接触的青年一代,提笔忘字的感受越深刻。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大学老师比中小学老师更容易提笔忘字,归根到底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在中学里,每个老师都必须手写教案,板书也很多,可大学老师都习惯用电脑教学,能熟练制作PPT,从网上下载海量信息。
人们担忧,很多外国人积极学习中文,他们是把汉字当作一门艺术来学习,而我们自己不仅是提笔忘字,而且是提笔错字连连。有人戏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有一天我们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汉字,是不是还要到外国去留学呢?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确实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