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雅集"系列书画笔会自举办以来,得到了山东美术界艺术家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本次我们邀请的是我省四位著名人物画家岳海波、韦辛夷、卢洪刚、李兆虬,他们都是有着深厚传统功力同时作品又有独到面貌的艺术家。
8月31日,阳光明媚,秋风徐徐。位于济南五龙潭畔的山东新闻书画院俱乐部的宽大画案上,两张八尺对裁的宣纸同时展开,四位画家依次开笔,谈笑间已经笔飞墨舞。时近中午,两张大作完成,悬挂壁上,只见一幅一老者策杖寻梅,高雅奇崛;另一幅两丽人执伞游春,清丽多姿。两幅作品笔精墨妙,满堂生辉。
其间,画家们谈艺论道,妙趣横生,欢声笑语不断。现将笔会作品和画家们的对话整理刊登如下。
—编者
画家简介:
岳海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意笔人物画工作室导师。
韦辛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书画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卢洪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绘画专业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画学会学术委员、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兆虬:济南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参加本次雅集的画家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同时又都有着扎实的学院系统训练基本功,对话围绕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碰撞、融合,以及作为山东画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繁荣山东乃至全国美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等话题展开……
韦辛夷:对于中西艺术的融合如何影响我们的艺术,我想最直接地可以通过一个坐标系来表达,纵轴是我们的传统艺术,横轴是西方的现代艺术,我们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对西方艺术的广泛理解来为我们的艺术定位。
卢洪刚:是的,囿于传统的艺术会显得过于陈旧,单纯的艺术“革命”也不是现代艺术。山东有着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滋养了山东艺术家宽厚、含蓄、内敛的个性,他们不追赶时髦,不盲目跟随,潜心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对现代艺术的感受表达。这样的艺术家称得上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韦辛夷:山东艺术家在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和艺术创作的多元化上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6年著名美术理论家王仲说过“山东人物画家大有领先全国先锋之势”。这么一个人杰地灵的大省,其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将是盎然怒放的。孔孟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它使得山东画家更加宽厚,更加超凡脱俗。精神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
岳海波:我们的“齐鲁文化”可分为“齐文化”和“鲁文化”两部分,“齐文化”是博大强悍具有张力的,多体现在齐国的军事思想中,而“鲁文化”是阴柔内敛的,有很大的包容性,这一阴一阳,造就了我们山东文化独一无二的特色。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表现出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东画界整体呈现一派和谐共荣的景象,但也要有适当的竞争意识,不断的学术争辩某种意义上会促进艺术的繁荣发展。
李兆虬:“绘画当随时代”,中西融合的潮流是时代的趋势,我们仅仅局限于传统中国画的师承方式是不足取的。要以一种平和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和接纳当代艺术、西方绘画,将中西文化兼容并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使绘画不至于因盲从而不着边际,也不会因排斥而变得老套守旧,只有这样才能够始终保持艺术的鲜活性。
岳海波:山东艺术家们扎实勤奋的创作作风在全国是公认的,山东文化的深厚博大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正是这种深厚,使得我们接受新思想、新风格有些慢。我们山东缺少像“798”、“宋庄”这样的艺术社区,这样艺术就得不到深入广泛及时的交流。传统的文化精粹我们要坚守保护,对于颠覆革新的现代艺术我们也要勇于接受。我们需要对现代艺术多一份包容,对传统艺术多一份坚守!
韦辛夷:面对当代艺术、西方绘画不能迷茫,要有原则、有主见。存在争辩固然重要,但要把握好尺度。可从技巧等方面入手探讨切磋,进而展开小范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谋求共同进步与发展。
李兆虬:适当的理论介入非常有必要,它能够引导创作由自由散漫的状态进入规范有序的阶段。
卢洪刚:中国画家们任重而道远,肩负着修补和滋养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不能盲目地追求时髦而离开了“质”。只有反复咀嚼直至消化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使绘画耐人寻味、意韵无穷。
韦辛夷:我们作为经历过“文革”的一代,对历史、社会和生活有着更多的体味与感悟。要努力做到不自卑、不自负,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用宁静平和的心境描绘出洒脱飘逸的画卷。
(王雪莹 张蓓蓓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