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艺术名家>艺术家专访
品评乍启典
作者:‖文章来源:‖时间:2010-03-20 09:39:56
    乍启典先生,擅花鸟,兼及山水人物。雄浑遒劲、秀美飘逸的艺术风格,使其在画界别具特色、独树一帜。

  乍启典,字徽五,号鲁北一民。中等身材,方脸轮耳,心性豁达,论人谈事,点到为止,不尚虚荣,仁厚朴实。1922年生于山东省高苑县(今高青县)西关,幼时家境贫寒,只读了四年书,即随父学木工。启典儿时,即喜绘事,随父学木工后尤钟情于细雕木工,其刀下之山水树木、花鸟鱼虫,生动逼真,逗人喜爱。后得乡贤戴紫阶、郭书年先生指点,绘画技艺大进,习画之兴趣与日俱增。无画纸,代之以火纸;无碳笔,自烧以木。白日做工无暇,夜晚伏案于油灯之下,勤奋习画,深夜不眠。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为其在绘画艺术上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其绘画水平日益提高,硕果不断问世。后因工作需要调进惠民地区展览馆,这期间他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创作了反映新中国建设风貌的作品《道旭渡口拖运忙》和《银山朝晖》,双双入选全国美展,受到各方好评。从此乍启典的名字不胫而走,成为引人瞩目的画家。

  50岁后,乍启典转向中国花鸟画的创作。他潜心钻研历代花鸟画大家的绘画技巧和理论,如饥似渴地临摹石涛、八大、李鳝、虚谷、吴昌硕、齐白石等诸多名家的作品,凭借他的天赋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取得了超群出众的成就。从上世纪60年代起,乍启典创作的大量书画作品不断在山东省和全国各类书画展中出现,并多次获奖;国内外许多报刊、电台对其作品亦常有报道和介绍;不少佳作曾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展出并被收藏。

  纵观乍启典几十年的创作生涯,其绘画艺术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乍启典生活在鲁北大地,乡土民情哺育着他的心灵,作品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以及自然景色,都感情强烈、体验深刻、观察细致。为创作《银山朝晖》,他步行70余里,去邹平体验生活,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沿途采风写生,力图将对祖国山河的独特感受融进作品里。为创作《道旭渡口拖运忙》,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拖船上去体验生活,画了大量速写、素描,取得了丰富的生活积累,经过认真思考才着手作画。在挥毫过程中,对任何一个细节都严肃对待、一丝不苟。为画好水流之漩涡,他沿黄河而下,仔细观察滚滚翻动的波浪,以捕捉各种稍纵即逝的漩涡形态,烈日灼灼,乐此不疲。在创作《铁甲闹海》时,他随沾化县渔民顶风破浪出海写生,随手将打捞上船的海蟹的动态,精细地画进速写本,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考察黄河入海口的自然风光时,虽年近古稀,仍脚踏污泥,跋涉于芦苇、茅草丛生的沼泽里。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生就在黄河岸边生活,它是我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只有像我这样的‘野狐之流’,采取探险的方式,才能享受到这种特殊的待遇。”正是这种不畏艰险的探索求知精神,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使其作品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近几年来,他的生活区域更为宽广了,他的足迹不仅遍布祖国大地的山山水水,而且远涉海外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名刹古寺。这一切都使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进一步提高了他绘画的艺术才能。

  乍启典作品的时代意义,表现在他对题材的处理上,善于以小见大、平中见奇,面对普通的山水和秀美的花鸟,他能联想妙悟,创造出人意料的新境界。

  文艺作品只有表现生活、表现社会,才有深刻的意义。乍启典有不少作品以表现中华民族的安危存亡为主题,针砭时弊、挞恶扬善,故能使人透过画面,体味其深藏的底蕴。

  二、枯润相生、老辣生动的画风。乍启典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人画基础上形成自己这一画风的。启典作画,看似粗疏的随意挥洒,实则处处深藏、苦心经营。哪怕一笔一画,都包含着深邃的立意、丰厚的含蕴,因此他的作品品位很高,非一般媚俗浅薄之作可比。他善于运笔用墨,尤其在运用墨色处理虚实关系、营造枯润相生、老辣生动的艺术境界上,更有独到之处。他说:“画虚处犹如京剧中的低音,音量虽低尤重,最见工夫,最精彩。”所以他的画笔墨淋漓、气韵生动。

  乍启典善于用笔,这得益于坚实的书法功底。他真草隶篆,无所不精,枯润相宜,老辣凝重。作画时每一笔都笔中有景,绝不妄下。欣赏其作品,可从画面的任何一个细节中,见出其书法笔意。乍启典在一首《题兰》诗中说:“余过花甲始学兰,龙士挥毫百岁仙。赠君莫闲草几笔,删繁就简实更难。”由此道出善于用笔之重要。传统的“四君子”题材作品,最能看出画家用笔之力,画中一石一草,都要在“空灵”中寻找定位、准确表现。乍启典的画,由于有渊博的学养,又善于将书法的笔意、金石韵味熔铸入画,所以看起来总是那样苍劲郁勃而又端庄灵动,古朴老辣而又秀润含蓄。他的工夫,是从呕心沥血、千锤百炼中得来的。

  三、继承传统,锐意创新。乍启典是从齐白石等大家的影响下走出来的,其早年生涯与白石翁相近,故自谓“齐路后生”。1986年秋季,日本著名学者、书画家山村彻教授在泉城拜访他。当来访者问及他的师承时,乍启典回答说:“走的是齐师之路”。不过历来学齐者,多囿于齐派之笔墨程式而难以超拔。而启典则不然,他本着“师心不师迹”的态度,进得去跳得出,写出了自家的笔墨,画出了自家的面貌。他认为学习中国画,继承传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新,而要创新则必须注意三点:一是要有生活。没有生活,任何创新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有工夫,即所谓艺术技巧与方法。没有娴熟的艺术技巧,艺术创造就成了一句空话。而艺术技巧、笔墨工夫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要勤学苦练,方可有成,所谓“天道酬勤”就是这个道理;三是要有传统文化的博大涵养。这就要多读书,多揣摩前人的作品,深入理解所画之题材。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作品才能克服摹写生活的肤浅,产生引人入胜的深刻意境。

  乍启典在艺术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


相关文章
版权申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Google
    
网页 站内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新闻书画院主办
Email: xwshw@126.com
Copyright Reserved 2002-2010新闻书画网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鲁ICP备060268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