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扶是不扶 德州人:“一定扶!”

2011-11-02 16:21:00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路遇老人摔倒你会扶吗? 

 

找人作证后帮扶的29%;帮忙报警或者叫救护车的37%;毫不犹豫上前帮扶的34%。

 


 


不愿意扶起老人的阻力在哪里?
 
怕扶起后伤得更重6%;缺乏社会公共意识3%;怕被人讹诈91%。
 

 

如何引导见义勇为?
 
法律对见死不救这追责60%;加强社会对义举的褒奖34%;建立见义勇为基金6%。
 

    10月16日,网友德州大侠在大众网德州论坛发帖《德州一老人路边摔倒多人搀扶,彰显德州人文明公德! 》,用自己的镜头拍下了众多德州市民救助一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的故事。后经记者调查证实,当天,市民袁阿姨与老伴一起骑车去黑马菜市场买菜,上午11点多回家经过铁路桥涵洞下坡时,袁阿姨的车子被障碍物绊了一下,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受伤昏迷。很多路人看到老人摔倒以后,有的赶忙拨打急救电话;有的帮老人联系家人;有的替老人穿鞋整衣;有的维持交通,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无独有偶,就在9月12日,德州学院大二学生朱芝丽像往常一样乘公交车去做家教,途中发现一位老人下车时不幸摔伤。她看到后立马跑向老人,及时拨打了急救电话。老人送达医院后,朱芝丽为老人垫付了医疗费,并在老人治疗期间一直陪护直到老人家属到来。在整个救助过程中,朱芝丽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怕,只要奶奶身体没事儿就行。 ”
    发生在德州的这两起事件与闹得沸沸扬扬的“彭宇案”、“殷红彬案”、“许云鹤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路遇摔倒老人,上述两起事件中,德州市民的选择让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这种对比引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话题——路遇摔倒老人,你到底会不会帮扶?针对这个话题,记者走上街头,针对德州市民做了调查。


老人摔倒,多数市民选择帮扶


    在记者调查的35位市民中,34%的市民表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帮扶摔倒老人。张丽女士是白天鹅电脑市场的一名个体商户,她在“该不该扶老人”这个问题上回答得很坚决:“老人摔倒一定要扶,这是最基本的做人态度。如果连这个态度都不具备的话,那就失去了人的最宝贵的东西——人性。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性,那他是可怕的、可怜的。 ”德泰拳馆业务代理人锐阳先生则对记者说:“老人走路不小心摔倒了,我一定会上去扶他,助人为乐是一种品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情感活动。我无法忍受看到老人摔倒而无人帮扶的场景。如果我看到这种情况,我一定去帮扶摔倒的老人,不带一丝犹豫。 ”
    37.4%的市民选择帮忙报警或叫救护车。王林是一名办公室职员,他认为如果不明真相,就不要鲁莽地去帮扶,最好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的救护人员去救助摔倒的老人,这样既能安全专业地救人又不会惹麻烦上身,一举两得。
    另有近28.6%的市民对帮扶摔倒老人的方式持谨慎态度。雷先生是某公司业务员,他对记者说他朋友有过救助老人却反被老人诬陷的经历,所以针对帮扶摔倒老人,雷先生觉得需要权衡一下,“最好现场能有目击者来证明我是在帮扶老人,这样我才能安心地助人为乐。 ”

帮扶摔倒老人,阻力何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91%市民认为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缺乏是帮扶摔倒老人的最大阻力。刘海波女士是德州市邮政局职工,她在这个问题上有着自己的看法:“整个社会信任感缺乏,传统的信任观念在市场经济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什么事情都拿利益来衡量的话,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念就会扭曲。所以必须在市场经济中重建信任,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王立健是一名公务员,他认为人们互不信任的思想其实是整个社会风气导致的。 “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加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们的情绪变得负面。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又指责他人麻木不仁、见死不救。
    另外,少部分的市民认为社会意识的缺失与应急知识的缺乏,也是导致没人去帮扶摔倒老人的因素。郭建峰是一位自由职业者,他认为当前社会公共意识缺失,人的独立意识彰显,却忽视了个人在整个社会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许多人看到这种事,脑中的第一反应是‘这件事与我有关吗?为何我要出手去救?让别人去救不是更好吗? ’等等,这反映出社会公共意识缺失情况的严重。所以加强社会公共意识的传播变得非常重要。 ”他这样总结道。
    夏先生是一位普通工人,他谈了几点对应急知识的看法:“一位老人如果晕倒在地,我作为一名旁观者,根本不知道老人为什么晕倒,是老人本身有疾病还是被碰到了?如果我贸然过去帮扶老人,不但救不了他,反而可能会加重他的伤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

如何引导人们帮扶摔倒老人


    有60%的市民认为,法律才是引导这类行为的根本保障。 21岁的张宝奇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他认为完善相关法律,对见死不救者进行追责。 “法律是一种硬政策,在客观上能够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而加强褒扬力度和设立基金,是一种软政策,还不够强硬。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硬政策往往比软政策更有效果。 ”张宝奇说。
    还有34%的受访市民对 “加强社会对这类行为的褒扬力度”持肯定态度。王蓓是一名医生,她认为加强全社会对救助老人事迹的褒扬,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能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不良意识,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从长远来看,这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计划。
    有6%的市民认为需要设立基金来奖励这种行为。市民吴舍平告诉记者:“通过物质奖励,可以激发社会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热情。这种奖励实际上是社会对好人的一种回报。 ”

  


     随后,记者来到市文明办,就如何加强对见义勇为者予以褒扬或奖励,采访了市文明办活动协调科科长李宝华。李宝华认为,通过大力推动道德模范的评选和宣传工作,将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他指着历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名单告诉记者,在前不久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中,齐河县经济开发区火把张村村民张光城获得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齐河县刘桥镇刘桥村的孟祥斌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齐河县赵官镇大胡村村民胡军、胡敏敏被评为见义勇为模范;夏津县教育局副局长、精华特教学校校长袁敬华被评为敬业奉献模范……
    “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就是我市道德领域的先锋模范,通过对他们的宣传,肯定能起到道德意识的导向作用。 ”李宝华说。

刘永健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