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北影节 | 译制电影配音:谁家语调更传情

2018-04-22 17:16:35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记者王子衿)1948年1月,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由二十多位华侨译配的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 这是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外国人说中国话”的电影,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1949年5月,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的出现,让译制片成为了广大观众观看外国电影的主要形式。

  作为声音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音对电影作品的贡献不容小觑。通过配音,电影人物形象得于塑造的更加立体饱满,电影氛围被烘托得更加淋漓尽致,而观察集配音艺术与表演艺术于一体的译制电影,更能“管窥”中国电影配音发展之路。

  图为配音艺术家童自荣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发表演讲 央广网记者韩靖摄

  著名电影配音艺术家童自荣告诉记者,配音最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让演员躲在幕后。由于不用出现在观众面前,演员可以保持一份神秘感,进而让观众将其想象成所配的角色。

  八十年代步入黄金期

  改革开放后,中国观众日益渴望了解外部世界,更多更好的外国影片急需译制。自此,中国译制电影产量逐渐增多,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前所未有的辉煌。

  良好发展态势下,众多译制电影精品开始出现,很多配音演员也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了当时万众瞩目的文艺明星。刘广宁、乔榛的完美演绎让《魂断蓝桥》成为了当时影迷心中的爱情经典,李梓一句“喂,当兵的”让《叶塞尼亚》中美丽泼辣的吉普赛女郎形象呼之欲出,《佐罗》中童自荣富有磁性的声音更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在伤痕文学和朦胧诗盛行的年代,译制电影成为了当时流行的时尚生活方式受到观众热捧,当时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立下“翻译要准确,配音要传神”的厂规至今仍被很多译制工作者遵从。

  “进口大片”带来新挑战

  译制电影曾给从未踏出过国门的中国观众营造了对于西方文化想象的空间,让观众可以从为数不多的海外电影了解西方世界,但这种繁荣景象并未能一直持续下去。随着时代变迁和老一辈配音艺术家的去世或隐退,中国译制电影的黄金时代似乎也已悄然结束,越来越多的观众更习惯于接受“原音+字幕”的观影模式,译制电影似乎越来越“不好看”了。

  著名配音演员、配音指导晏积瑄认为,当前译制电影配音版走向低谷,受到“进口大片”的挑战,一方面是因为观众的外语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影片对白经过中文配音后多少会有所衰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配音演员的水平无法与观众的欣赏水平相匹配和平衡。

  著名配音演员、配音导演姜广涛也告诉记者,当前配音演员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而行业内部分“非正规军”的出现更是影响到了配音行业整体水准的提高。与良莠不齐的配音版相比,观众必然会选择“原汁原味”的进口大片。

  精品作品缺乏,人才流失,整体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这些都让专业电影配音在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的文化市场和不断涌入的进口大片面前显得日渐颓势。

  “一带一路”为译制电影带来新生机

  尽管已经没有了八十年代黄金时期的光环闪耀,但译制电影在新时代依然有其顽强的生命力。

  据晏积瑄介绍,对于“原版大片”有较大需求的观众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而二三线和边远城市的一些观众仍然习惯配音版译制电影,部分中老年群体也仍然保持着看配音版电影的观影习惯。此外,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幕后配音的前台炒作推动也让部分配音工作者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这让年轻的配音工作者有了更多坚持下去的信念。

  除此之外,晏积瑄还特别强调,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优秀的中国影视作品不断走出国门,这也为外语语言的影视作品译制带来的新的机遇和市场。

  姜广涛也告诉记者,当前从事配音行业的年轻人急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更加重磅的激励,行业应当重视核心的造血机制,注重对配音演员实力的培养。而作为承载着国家文化的电影,译制电影其实也是在保护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不应完全交给市场选择。

  作为老一辈配音艺术家的杰出代表,童自荣呼吁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能够让上海电影译制厂每年自主挑选、译制、发行一到两部国外电影,集中优势资源制作出有质量的经典作品,从而推动译制电影的复苏和老牌电影译制厂的转型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