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位外国青年导演用光影记录中国故事

2018-07-20 10:1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董志成

  “我看到中国出乎意料的快速发展,让我觉得来到了未来世界。”来自南非的马伊莎·慕莎拉在参与2018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以下简称“看中国”)时,将自己手中的镜头聚焦于厦门的城市基础工程建设,通过记录一位工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情况,展现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者的工匠精神与情怀。

  “看中国”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体验与影像创作实践项目,迄今已经举办八届。“看中国”主办方通过海外各高校招募外国青年导演,经选择,最终确定103位外国青年导演参与此次活动,拍摄了103部纪录短片,并挑选63部汇编成《印象·改革开放——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专题图书。

  来自英国的青年导演夏洛特·海莉对中国的发展深有感触。在她看来,高铁是中国一张崭新的名片。为了解和挖掘“中国速度”背后那些令人惊叹的人和事,夏洛特·海莉用镜头记录了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的感人故事。整个拍摄过程中,夏洛特·海莉和同行小伙伴一起克服了许多困难,她将“坚持不懈”这四个字作为描述此次活动的关键词。

  除了聚焦中国建设,外国青年导演还将镜头对准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来自厄瓜多尔的导演Mateo在选择拍摄题材时,了解到北京京郊的云蒙山上生活着一对退休老夫妇,他们在经历了半辈子的辛苦工作后,厌倦了城市的喧闹和污染,选择来到森林里养老,过起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

  初来乍到的大男孩Mateo在最初拍摄时稍微有些“手忙脚乱”。由于山上蚊虫特别多,且都喜欢围着人的脑袋转,Mateo和中国小伙伴在拍摄中,总是一手拿着器材,另一只手不停地在空中挥舞赶走飞虫,有时甚至会不小心“吃”到嘴里。俩人为了躲避虫子,时不时像跳舞一样“张牙舞爪”地跑来跳去。

  “从山里回来的时候我感觉很伤心,好像我的一部分还和他们一起留在山里。”虽然拍摄过程中遇到了蚊虫叮咬、野蛇出没、暴雨冰雹……但云蒙山留给Mateo更多的是快乐和不舍。

  在距离北京2000多公里的贵州,来自爱沙尼亚的青年导演Rasmus在观摩当地村民采茶、炒茶和喝茶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今年6月,Rasmus走进了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四村村的古茶树园,他计划通过探究茶的变迁来表现文化、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来到四村村真的是一次超级棒的经历。”短短几天中,Rasmus像邻居一般同当地村民相处,到山上采摘茶叶,观看当地苗族姑娘跳舞……“我了解到真实的中国人的生活,我和他们越来越亲近,甚至觉得自己也成为他们的一分子。”

  记录中国的故事并不止于此。从体现自然生态的青海湟鱼洄游、珠海中华白海豚保护、河北白洋淀湖泊环境,到展示城市风貌的重庆桥梁影像、深圳绿色建筑工程、大连有轨电车运营;从现代都市中共享单车、绿色餐厅和新能源电力的应用,到田间乡下古茶树的保护利用与沙漠生态治理。外国青年导演们带着或冷静克制,或活泼好奇的眼光,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点滴细节故事,共同呈现出中国地貌风情、生物类型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文化氛围、风俗观念和价值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温维娜 记者 董志成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雅淇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