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走了 讲新故事的探索还应继续

2018-09-14 08:23:39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文化评析】

  作者:蒋新军

  9月11日,一代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因病离世,享年84岁。他的离去,勾起了一波回忆。有网友说,“对现在的90后、00后来说,单田芳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对60后、70后来说,单老就意味着成长的陪伴。”也有人言简意赅:“听到名字,就想起声音!”

  “这人脖子可太细了,比擀面杖粗点有限,一把能攥过来,风大都怕给他吹折了。可这脑袋大得非凡,像是擀面杖上顶个大倭瓜,晃晃悠悠的……”这是单田芳口中的人物角色房书安,生动鲜活。那时电视节目尚未流行打字幕,评书又是一种偏重听觉的艺术形式,电视观众和电台听众如不依赖文字和画面,光是听表演者的讲述,就足够收获一段好故事。“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的评书来自生活,源自民间,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鲜明的大众语言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曾说过,评书艺术是想象的艺术,通过演员的表演带动观众思考和想象,从而进入波澜壮阔的美学情景。评书的道具堪称简单至极,一人、一扇、一醒木、一方帕,无论千军万马,还是浩瀚苍穹,全靠一张嘴来演绎,可谓张口刀光剑影,拂袖侠骨铮铮。一部书中,有上千个人名,上千种兵器,要背熟就不容易,至于怎么登台、怎么抖包袱、怎么设置悬念,这都需要从小苦练。而打好童子功后,还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创新突破。单田芳曾说过:“我的先辈都是文盲,说书靠口传心授。到了我这一代,口传心授怎么行?你说到一个词句典故,要知道它的出处才行,必须讲出所以然,这就需要去历史里钻研。”

  单田芳出生于1934年,24岁正式登台,在鞍山声名鹊起。第一次登台,因为太紧张,控制不了语速,两个小时说下来,浑身汗湿透了,迷迷糊糊就下了台。即使这样,他还是受到了观众的热捧。之后作品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单田芳的大脑就成了数据库,浑身上下仿佛满是按键,随便一按就是一段金戈铁马、美女英雄的传奇。单田芳评书的影响,不仅为几代人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更让评书在剧场形式、广播形式一度衰落后,再度通过电视与评书的结合繁荣起来。不仅如此,单田芳的评书使受众大大扩展,从大家刻板印象中“评书是老人听的”,延伸到很多年轻人。单田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天京血泪》,听众多达6亿人次,有人统计每7个中国人就有1个在听他的评书。

  一生只干一件事。说了一辈子评书的单田芳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在《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一书中这样写道:“我要告诉80后、90后的读者们,心浮气躁,恨不得一夜成名,这是不可取的,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不仅为喜爱他的人留下了一个经典嗓音,也为人们贡献了数量庞大的经典作品,相信若干年后,我们仍能看到有人热衷于模仿单田芳。当人们想起他,除了激荡人心的故事,肯定还有余音绕梁的旋律:“行侠仗义抱打不平,两肋插刀笑傲人生,他的故事被人们竞相传颂……”

  应当看到,无须借助过多工具和载体就能随时表演的评书,迎合了国人爱听故事的习惯,在与互联网结合后依然具备着逆袭的可能。实际上,目前通过电台、网络或直接走进书场听书的听众大有人在,不少年轻评书演员、爱好者也乐此不疲。新中国成立后评书艺术在讲新故事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至今对这门艺术的发展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也期望,对单田芳的怀念,不止于模仿他的声音,更在于让评书这门传统艺术继续传承,“且听下回分解”。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02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