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将再归大银幕:“业余演员”的喜剧人生

2018-09-20 08:56:05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单眼皮、小眼睛,一笑起来就眯成了一道缝,正是这张自带喜感的脸,让梁天成了九十年代观众心目中的经典喜剧形象。从《二子开店》到《顽主》,再到《我爱我家》,梁天的角色大多都是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爱耍小聪明的社会青年。近日,借着女儿和侄女的电影导演处女作《让我怎么相信你》,梁天又回归大银幕,从“后进青年”升级成了“不靠谱老爸”。

  “一辈子演小人物,您有没有遗憾?”在专访梁天时,记者忍不住问。他坦然答道:“这个问题,我觉得早就想通了,我本来也是业余演员,就是因为喜欢看电影才干了这一行,能演戏已经很知足了,还和我崇拜的明星都合作了,最后还当了导演、成立了影视公司,够本儿了。”

  在部队和工厂得到了锻炼

  梁天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范荣康曾任《人民日报》副主编,母亲谌容是著名作家(代表作《人到中年》),哥哥梁左和妹妹梁欢毕业于北大,都是著名编剧。唯独梁天对读书不感兴趣:“我家都是搞文学的,喜欢安静,看书写东西,我跟他们性格不一样,也坐不住,就老出去玩。我跟胡同里那帮孩子好着呢,所以后来演胡同串子一点儿问题没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生活匮乏,看电影成了梁天最大的乐趣。此外,话剧、京剧、芭蕾舞、相声……所有的演出他都爱看,有时候为了买票一排队就是一宿。上学时,梁天就是学校宣传队的文艺骨干,1977年参军后,连队的文艺汇演上也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不仅会说快板、相声,还能自己创作,不久后就被调到师宣传队,与冯小刚成了战友。慢慢地,他开始有了当专业演员的念头。

  1981年复员后,梁天考过几次专业文艺院团,却都被老师的一句话打击回来了。“老师都说,嗓子不行,眼睛太小,不适合干这行。”家里人也不同意梁天当演员,希望他能够继承家风,在幕后做文字工作。“我们家坚决让我考大学,进了补习班儿,真听不懂,活受罪。”

  后来,母亲把他介绍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工作,每天负责收发报纸、打扫卫生、端茶倒水。“外联部是负责接待外国作家的,但我一句英文不会,有一次来了位美籍华人,我就陪人家去游览长城、故宫,本以为这活儿我能行,结果傻眼了,因为不懂历史,跟人聊天就跟听天书似的,那一次之后,我就觉得坚决不能在那儿干了。”

  梁天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北京市服装八厂的仓库管理员。除了因为离家特近,他还藏了点儿小心思,“我想写小说,当时有一位著名作家蒋子龙,就是在工厂工作,写了很多工业题材。我想我非得去工厂体验生活,才能写出小说来。”

  去了工厂,除了每天卸车装车、搬运服装料子,梁天还真忙里偷闲搞起了创作,可惜的是,投出去的稿件往往是石沉大海。他告诉记者,自己还给《北京晚报》投过稿,同样也被退回了。“当时工厂有个周报,我写了一篇一分钟小说,让工会主席看上了,觉得我文笔不错,给我在厂报发表了,还把我调到工会去当文体干事。”

  组织文体活动是梁天的强项,每次搞文艺汇演,他都请来专业院团的老师来辅导、编排节目,自己当总导演,很受同事和领导们的认可。但当演员的念头,他一直没有断过。

  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降临到梁天头上。中央电视台的赖淑君导演来家里做客,母亲便替他毛遂自荐:“我儿子特别喜欢表演,有机会能让他去上个镜头么?”当时,赖淑君正好在筹拍电视剧《春泥》,就让梁天去剧组客串了一个小角色。从那之后,找他演戏的人开始多起来,梁天就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当起了演员。

  最早陈佩斯扶了他一把

  真正让观众认识梁天的,是1987年他在电影《二子开店》中饰演的“麻秆”一角。当时,梁天同学的爱人正好是《二子开店》的副导演,就把他推荐给了导演王秉林,导演便征求主演陈佩斯的意见。“那会儿陈佩斯老来我家找老太太聊天,我给他倒水,我妹妹还找他签名。所以陈佩斯对我还是有印象的,就说‘可以可以’,算是扶了我一把。”

  《二子开店》讲述的改革开放初期,几个待业青年合伙开旅馆的故事。“麻秆”在戏里烫着一个爆炸头,一口的京片子,有点流里流气。后来梁天饰演的很多角色,比如《顽主》里的马青、《本命年》里的刷子、《我爱我家》里的贾志新,都是这一类型。梁天总结说,他的银幕形象,就是“城市后进青年”的典型代表。

  总演同一类人物,梁天也不是没有苦恼过。但陈佩斯的一番话说服了他,“他说咱们这个形象,老百姓已经认了,你就别去转变观众的这种印象。你演好人,大家不信肯定不行,这就是审美习惯。”所以,梁天也就释怀了。

  虽然在银幕上总是吊儿郎当,但梁天在表演上还是很下功夫的。因为是“业余演员”出身,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在片场就算没有自己的戏,也会到现场帮着干点儿活,看别人怎么演,向老演员虚心求教。当时他还有一个家传秘籍,就是抄书。“家人说我念书少,就让我多抄,看到好的句子、歌词,就抄在本子上,练文字感,这是个笨方法,但对我太有帮助了。”

  1988年拍摄的《顽主》是梁天第一次和葛优合作,当时葛优也是新人,但梁天对他印象格外深刻。“他本人反应确实有点慢,但比我们认真100倍。”《顽主》是中国第一部同期录音的电影,对台词要求比较高,葛优就在屋里一遍遍地练台词,为了找到最对的语调语速,一句话他能反复揣摩几十遍。“我完全没有他那么刻苦,所以人家是国际影星,我就是小聪明。”也是那部戏之后,梁天从北京服装八厂辞职,开始专心拍戏。

  梁左按他的样子写出“贾志新”

  演了这么多年,梁天最满意的一部戏就是《我爱我家》,“因为我再怎么演,也演不过这‘贾志新’了,我把自己舞台和影视的表演经验全部集中在这个戏里了。”直到今天,贾志新还作为“表情包”活跃在社交网络上。

  《我爱我家》是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也是电视剧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梁天认为,这部戏最厉害的地方还是剧本好,“当时的编剧队伍很强大,梁左、梁欢、英达、英壮……在香山待了好几个月弄这个本子,边读边写,很认真。后来拍的时候,一句台词也没改,非常严谨非常准确。”而贾志新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梁左按照梁天的样子来写的,“我哥太了解我了,也太知道我表演的路子了,我的台词基本上看一遍就可以扔了。”

  梁天回忆,《我爱我家》拍摄时创作氛围相当好,一般是三天拍一集,第一天读剧本,第二天排练,第三天见观众。因为是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演员们还自己立了个规矩,“谁的包袱要是不响,得请客”。从小在宣传队锻炼出来的梁天,表演起来特别接地气,松弛自然,压根不知道什么叫紧张,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包袱几乎没有不响的,经常有些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点,观众却乐了。

  《我爱我家》火了,但演到40集时,梁天却退出了。他深知,自己在表演上的招儿已经用完了,“职业演员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英文、武术、骑马、乐器、开车……这些我都不会,只能是业余演员。”另一方面,当演员毕竟被动,自己又没有单位,他想着,开公司可以留条后路。

  就这样,1994年趁着“下海潮”,他与葛优、谢园成立了好来西影视策划公司。“他俩都有单位,就是挂名,主要是我在运营。但刚开始谈项目的时候,他俩真帮忙,别人一听说是‘喜剧三剑客’的公司,信任度就不一样,拉来了不少投资。”至今,梁天还和葛优、谢园常常聚会,好来西公司也一直还在,三人年轻时的合影就挂在公司一进门的地方,颇为怀旧。

  源自生活的喜剧最难得

  好来西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天生胆小》,就是由梁天、葛优、谢园共同主演的。该片荣获了第五届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我演主角的就三部戏,《斗鸡》《喜剧明星》《天生胆小》。当时中国电影家协会有个规定,主演过三部电影的才有资格入会,我也是为了入会才拍了《天生胆小》。”不过,多年后能让观众们记住的,还是他演的黄金配角。

  成立公司之后,梁天发挥了自己“爱张罗”的特长,逐渐转型幕后当起了制片人,同时还开了一家“梁家菜”,成了影视圈朋友们聚会的基地。朋友的戏也常请梁天去客串,《新编辑部的故事》《私人订制》《老炮儿》等作品里,还能看见他精彩的演出。

  今年,梁天的女儿梁小凉和侄女梁青儿联合编剧、导演的电影《让我怎么相信你》上映,梁天又当起了主演。能演梁家第三代写的戏,并把两个孩子带上编剧这条路,梁天特别高兴。他至今还记得,为了帮自己提高演技,哥哥梁左常常给予指导,还曾建议他读《红楼梦》,“他说这部小说大量的是对话,用对话把人物给勾画出来,所以说台词对演员和编剧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如今,梁家的这支笔总算是后继有人了,也是对梁左的一种告慰。他还告诉记者,明年,母亲谌容将出版作品全集,而自己执导的新片《同学烩》也将与观众见面。

  眼下,梁天正在怀柔中影基地拍摄《同学烩》,该片由何冰、连奕名、马苏等主演,是一部京味儿喜剧。“这个剧本比较生活,不是那种特别闹的。梁左说过,喜剧来源于生活,源自生活的那种点其实很难找。”也正因为难,梁天才觉得做喜剧特别有意义。“喜剧能用幽默化解一些生活中的愤怒、不理解,歌颂真善美,让你想开了,走出影院感到很轻松。”相比现在流行的爆笑喜剧,梁天更喜欢日本的治愈系电影,“把家长里短的故事娓娓道来,多温暖人啊。”(本报记者 李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