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央广网长沙10月26日消息(记者 方永磊)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书院是极其醒目的地标,无论从什么角度讲中国文化,书院都是极其重要的章节。文献典籍作为传承书院文化的重要载体,记载着书院精神的辉煌历程,铭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珍贵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大量书院文献散藏各处,难以为学者所利用,更有一些书院文献随时光流逝,损毁严重,亟需通过系统式整理,加以保存、传播和利用。
中国书院文献浩如烟海
书院自带芸香,是读书人围绕着书,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唐宋以来,它走过千余年发展历程,达到7500所以上的规模,其留存下来的数以万计的文献资料,忠实记录了历代读书人有关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刻书、藏书,以及培植民俗风情,养成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等各项文化事业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成果,堪称充满书香的文化宝库。
千百年来,继往圣、开来学,书院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而且是卓越人才的培养者、造就者。书院所体现出的以经世致用为导向的学术追求,以传道新民为己任的价值取向,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合一,教学相长、教教相长、学学相长为特征的教学理念,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明的鲜明象征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斯文正脉。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深深影响着唐宋以来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学者往往将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比照考察,研究书院的论著日积月累,颇为可观。”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十几年来,虽然书院研究有日渐兴盛之势,许多研究已涉及书院的各个方面,但研究似乎尚不够深入全面。究其原因,自然与目前学术界所见书院文献资料并不丰富有关。
“大量书院文献散藏各处,许多文献甚至不为人知或少人问津,研究自然不够全面,也难以深入。”邓洪波表示,材料的缺失严重阻滞了书院研究的进程,因此要比较齐全地搜辑目前存世的书院文献,分门别类地加以影印或点校出版,对书院文献开展大规模、成系统的整理研究。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用文字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而书院被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乐,书院文献的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基本上却依然没有展开。”对于书院文献的整理工作,邓洪波显得忧心重重,“目前书院研究的人才日渐紧缺,如果现在还不重视,估计再等若干年,想对书院文献进行整理研究,那时的难度就更大了。”
记录薪火相传的书院文脉
内容丰富的书院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思想史、区域社会史等的重要史料。据统计,现存书院文献至少在1500种以上。就其体裁而言,可以分为书院记、书院志、学规、章程、课艺、讲义、会录、同门谱、藏书目录、刻书目录、山长志、学田志、日记等不同类型;就其载体形式而言,有刻本、写本、稿本、抄本、拓本等,数量之大、种类之广、体系之完备,在世界范围内均属罕见。
邓洪波是较早注意整理书院文献、研究中国书院的学者之一,也是当代中国书院研究的名家。邓洪波曾带领团队编纂了比较完善的书院文献总目及总目提要,第一次揭示了现存书院文献的全貌。2015年,邓洪波团队在认真考察当今书院文献的保存与整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为题,申报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与此同时,邓洪波主持策划了《中国书院文献丛刊》,旨在为书院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性文献,以免去研究者重要版本不全之苦与各处访书的奔波翻检之劳。
历经三年的努力,《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一辑)于2018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本书所辑录、影印的书院专书文献125种,上起唐朝,下至民国,共计100册。为了便于读者更多地了解书院文献,邓洪波团队为这125种文献依照《四库全书》撰写了6万余字的提要,不仅著录了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存缺卷数、馆藏单位以及书院名称、院址和历史沿革等基本信息,还将文献对应的书院信息加以补充。据介绍,《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二辑)也已经在筹备当中,将于2019年初发布。
据邓洪波介绍,目前对书院文献的整理主要分影印和点校两部分。影印文献原则上以省为单位,分府州县,按书院辑录,同一书院有多种文献,则按成书先后顺序排列,其最终成果为《中国书院文献丛刊》十辑,每辑100册,力求将现存有价值的书院文献全部囊括进来,为书院研究提供基本文献。此基础上,他们又择其中尤为重要的100多种文献,以点校的方式出版成一千多万字的《中国书院文献荟要》,力争全面呈现书院的悠久历史及其功能、风采与特色,为书院研究提供精品文献。
“书院文献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教育的结晶,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洪波表示,保护好、研究好这些书院文献是中国书院精神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时代命题。
书院精神的传承依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学者们对书院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大量过去未被发掘、利用的资料,经过他们的搜集整理,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也为一般读者了解中国书院指出了门径。但是,文献史料的意义不应只是书院文化史研究的价值,更应该从中挖掘书院精神与现代价值的契合之处,从而让书院在现代有新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这些文献镌刻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加强现代书院的建设,提升现代书院的涵养,也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和善待书院的历史。”提起传统书院的现实意义,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表示,书院是古代精神资源的宝库,它可以为当代价值观建设提供很多经验。
“约略而言,古代书院的学术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担当这三点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肖永明认为,学术创新既是书院的精神内核,也是书院千年不衰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而文化传承和社会担当可以让学术创新同时具有历史与现实的视野,从而保证学术创新在兼顾传统和现代的正确轨道上进行。“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传统书院时代,也不应该以经、史、诗赋作为现代书院教学的唯一内容,但在多元化的社会,面对价值的失落、道德的滑坡,仍然需要共同崇善的书院精神来挽救与重建。”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院在沉寂了一百多年之后,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成长契机。据介绍,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书院相继被设为文物保护单位,当代新兴书院也不断涌现,二者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所,超过明代书院数量的总和。
“书院在当下大范围兴起,很多书院也都建立了网络传播平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固然是好事,但根本问题在于现代书院‘复活’的到底是一种形式,还是一种精神,如果仅仅满足于重新修复书院,将之纳入所谓的文化旅游,或硬生生地将四书五经纳入学校课程……都是与书院精神是不相符的。”面对现在流行的书院复兴潮流,邓洪波提出了冷静的思考,“书院只有带着新的切实可行的理论,才能重新进入主流社会。否则,就免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
斯文在兹!儒学人文精神,历来有荷担斯文之道,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在新旧观念破立之际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勇敢面对社会问题和理论挑战,以全球化的视野来重建书院精神的价值理念,这应该成为当代书院主动解答的时代之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电影《二十岁》北京点映。孔垂楠自曝是处男演员徐晓璐、叶子诚、孔垂楠。[详细]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启动央广网长沙11月24日消息(记者。方永磊)书院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是一个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组织,贯通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教育血脉。[详细]
录《天天向上》谈跟美食的渊源。但对于时下美食节目里提到的“仿古菜”,蔡澜却直言“不好吃”,“什么满汉全席,是不是真的就是古时的味道。[详细]
第五届中韩青年梦享微电影展开幕一年一度的“中韩青年梦享微电影展”日前在CGV星星影城北京颐堤港店开幕,集中展映26部中韩优秀短片,其中15部影片为本届微电影展的入围作品。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韩国CJ集团共同主办的“中韩青年梦享微电影展”,自2014年举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