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叔叔”力推童谣文化工程狙击灰色童谣
    2006-07-29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最近,北京宣师一附小的北京童谣校本课程教育引来很多“取经人”,该校按照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寓教于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日,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董浩叔叔”在百忙中也“溜进”一附小,希望将自己研究的学龄前童谣与北京童谣相接轨,形成德育教育的良好体系……

5月20日中午,一个孩子们非常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他就是“董浩叔叔”。这样一个大忙人怎么会来宣师一附小呢?原来董浩一直关注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一附小的童谣校本课程教育与他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此行,一是与童谣专家会面,一是探讨童谣的发展,“董浩叔叔”诙谐地说,“这是关着门的研讨会。”

背景:另类童谣流行小学校园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了敌敌畏,蚊子死多少”、“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卤肉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目前,类似顺口溜形式的童谣在一些校园里十分流行,一些传统童谣已被搞笑式的“脱口秀”或带“情色”内容的另类童谣替代。
“有些学生受电视、网络等影响,很快学会了一些异类童谣,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在同学中间迅速传开。”宣师一附小副校长王红说,也有一些学生家长将一些搞笑的手机短信读给孩子听,这在无形中也传播了另类童谣。
“既然童谣受到学生们的如此欢迎,为什么不编写一些健康、清新的童谣传授给学生?”宣师一附小的校长、老师们在几位专家、教授的推动下,将北京童谣课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纳入了学生校本课程。目前,该校已将童谣课本更新,孩子们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
现状:童谣课成了德育课
“学校的童谣课让我学会了不少文明礼仪”、“通过学童谣唱童谣我更加喜欢语文课了”、“童谣让我知道了不少北京的地理知识”……宣师一附小二年级的小学生们见到记者争先恐后地说起自己对童谣课的感受。通过学习,王老师发现,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强了,懂礼貌了,在有些礼仪方面还影响了身边的大人。如地上发现纸屑马上能捡起来,看见别人踩踏草坪立即跑过去制止。
现在“北京童谣”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每周每班安排一课时。由专职老师授课,采取游戏、节目等多种方式,将新式童谣传教给学生。收录了50多首童谣的教材也主要围绕礼仪、时令、民俗、动物、游戏等篇目编写,包括爱我中华、我爱北京、宣武市井、燕京八景等。课堂上教师不但安排了诵读篇目,也有创作指导。采访中,二年级三班刚一上课,几十位同学就一边拍手一边唱起由全班同学创作的童谣《打花巴掌》新编:“一月一,我们是团结的班集体;二月二,同学之间是伙伴;三月三,关心集体记心间;四月四,做事不能自顾自;五月五,勤奋诚实不怕苦……”王老师说,作为班主任自己也没有想到七八岁的孩子们也能创作这么完整,唱起来又比较押韵的童谣。

设想:童谣要成文化教育工程
在“关门研讨”中,北京民协主席赵书,著名藏头诗作家、童谣教育者闪世昌,董浩,一附小杨校长“各出点子”,很快“出笼”了童谣教育“十字方针”。董浩表示童谣要按文化教育工程来系统规划,他建议在学校里培养出专门的童谣教师,并向全国“输出”,在全国形成互动。
闪世昌还吟诵了最新创作的远离烟草的童谣《不跟爸妈学吸烟》:“我学爸爸爱读书,我学妈妈会做饭;学习他们做好事,不跟爸妈学吸烟。爸爸吸烟待亲友,其实这是坏习惯;妈妈吸烟追时髦,其实一点不美观。不跟爸妈学吸烟,还要耐心把他(她)劝:远离烟草多锻炼,身体健康心喜欢,心——喜——欢!”闪世昌表示,童谣创作一定要和社会同步。
赵书则透露了他的苦恼:“好的童谣不要给我,要拿到学校去;学校有好的童谣,才能持续搞下去,童谣才不会流于形式。”
最后大家初步形成了童谣“十字方针”:“我学、我编、我说、我传、我唱、我演、我画、我书、我玩、我用。”包括四个“德育”、四个“智育”,结合道德、礼仪、礼貌、礼节,学历史、学英语、学字、学写作;将游戏(传统)、体育(民族)心理健康等涵盖。
宣师一附小的童谣课目前已得到市领导肯定,认为把健康向上的童谣、儿歌引入学校的这种德育教育形式非常好,可以作为北京市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特色活动来抓,并给予推广。市领导还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把这些健康文明趣味性强的童谣、儿歌编辑出版。据悉,相关的书籍正在紧张编辑中。(胡劲华/文并)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编辑: hhh
 
>> 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娱乐专题

 
  • 第9届上海电影节
  • 窦唯冲击新京报
  • 2006超级女声
  • 香港影视娱乐博览
  • 陈凯歌要告胡戈?
  • 中国电影百年
  • 百年明星录
  • 春节特别专题
  • 第十四届金鸡百花
  • 巴金逝世享年101
  • 第七届中韩歌会
  • 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 邓丽君辞世十周年
  • 记忆经典台词
  • 更多内容...

    >> 叨叨专栏
     
  • 《私奔》让人很痛苦
  • 在笔尖上放一点良心
  • 为新版《神雕》喊冤
  • 被一个馒头绊倒的大师
  • 陈凯歌与SUPER烂
  • 中了金三顺的毒
  • 成龙的老《神话》
  • 生命需要更多的勇敢
  • 《七剑》岂是一个好字了得
  • 芙蓉姐姐,勇敢没有错
  • 爱心不用你怀疑
  • 听说王菲不唱了
  • 偷情,要转过身去
  • 40岁,女人依然美丽
  • 有一种句号写的很痛
  • 更多内容...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