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百事音乐风云榜上,2005“超级女声”毫无悬念地捧得了2005年度风云大奖,让“超女”们又火了一把。而日前被“千呼万唤”并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定的2006“超级女声”终于突破重围,正式启动了。2005“超级女声”之后,全国各地刮起了各种各样的“选秀”风潮,那么时隔一年,这种真人选秀的节目是否已经让亿万观众审美疲劳?同时遭遇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2006“超级女声”又能否再度上演风云传奇呢?记者在泉城观众、专家和圈内人士中展开了娱乐调查。从调查结果看来,泉城观众毕竟是“置身事外”,“旁观者清”的理智让八成多的观众冷眼看待2006“超级女声”。
■调查结果
本次共采访调查65人,其中
1.是否期待2006年“超级女声”?
非常期待,一定热情支持的:9人,占13.8%
还是有些关心,但远不及去年的:15人,占23.1%
不期待,但如果有意思就偶尔看看:31人,占47.7%
不期待,也不会看2006“超女”的:10人,15.4%
2.如果2006年“超级女声”没有去年火爆,你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
选秀活动让我审美疲劳,干脆不看了:35人,占53.8%
“超女”已经看腻了,对“超男”还比较有兴趣:17人,占26.2%
我是地道的球迷,世界杯优先:13人,20%
■观众反应
没什么特别的,我不会看
其实类似“超级女声”这样的平民选秀活动之所以能火,主要在于它的大众性和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假设没有观众的参与和拥趸,此类活动也便成了选手的自娱自乐。那么2006年“超级女声”卷土重来之际,它能否再度上演万人空巷的神话呢?观众会一如既往地期待支持今年的“超级女声”吗?记者在非赛区纯观众的泉城济南市民中展开了调查采访,结果还真让记者为今年的“超女”捏一把汗。
调查中,47.7%的观众表示,他们已经厌烦了这些铺天盖地的选秀活动,对于“超级女声”也早就失去了新鲜感和热情,明确表示不期待今年的“超级女声”。但是这些观众的不期待也不是坚决到底的,一位在济南某教育网络公司工作的任先生说:“我不是很期待,但是如果今年的‘超女’有新花样,我又很无聊的话,可能会偶尔看看吧。”还有的观众持观望态度,山大的小张说:“其实去年一开始也没有多少人听说‘超女’,就是后来火起来了,大家跟风似的就都跟着看了。如果今年‘超女’好看,大家都关注的话,没准就跟着看了。”
23.1%的观众在去年“超级女声”时比较狂热,也有的曾经支持过春春、笔笔等的,但是时隔一年,当初的激情已经退却,尽管对今年的“超级女声”还是有些关注,但是其热衷程度远不及去年。“现在这种活动太多、太滥,‘超女’也没有多少吸引力了,只是想看看今年能有什么样的创新罢了,毕竟这种选秀活动还是有它的魅力所在的。”家住解放路的娄小姐说。
而调查中记者发现,明确表示期待和不期待2006“超女”的阵营比较明确,分庭抗礼之势泾渭分明。13.8%的支持者多是中学生,他们多怀着“星梦”,对这种展示个人才华而跻身明星行列的活动很关注。其中还有部分去年“超级女声”的头号fans,看超女是他们的爱好。而那些根本不期待“超级女声”,表示绝对不会看的观众,有一部分是因为是狂热的球迷,心系2006德国世界杯,没有任何心情关注“超女”,还有一部分是自始至终就没有对“超女”感过冒的人。
■调查延伸
观众:选秀节目仍值得期待
借着采访调查2006年“超级女声”期待程度的机会,记者也对2005年“超级女声”之后发展如火如荼的“平民选秀”类娱乐节目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虽然大家对它的感情早不似开始时那么狂热了,但很多理性的观众还是对这类娱乐节目给予了关注和肯定,并期待混乱无序过后,“平民偶像运动”最终能走上积极、健康的发展轨道。
家住省城建设路的胡小姐说:“其实这种节目形式还是挺好的,为很多有才华的少男少女搭建了一座实现自己梦想的平台。那么多人参加比赛,那么多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此起彼伏,在李宇春她们红起来以后,普通人通过这些节目增强了信心和勇气。而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展现自我、宣扬个性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崇尚,他们渴望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宣扬‘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这些帮助大众成为偶像的综艺节目的出现是必然的。”
在随机采访过程中,同时也有不少观众反映,现在很多地方台举办的选秀节目其实就是复制“超女”,可是“他们从策划到包装到影响力等等和‘超级女声’相去甚远,结果乱七八糟,越看越倒胃口。有的节目甚至靠着作弄选手、搞怪取胜,严重地背离了节目的初衷。”大家表示如果想让中国的娱乐节目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
主办方:没有突破便没有生存
目前,大众参与、平民娱乐、打造平民偶像已成为综艺节目发展的一条新路子。除了中央台的“星光大道”、“非常6+1”等节目外,地方台的“超级女声”、“我型我秀”、“都市女孩”、“志在必得”、“综艺满天星”等共同构成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一道亮丽的风景。“选秀节目的出发点就是全民参与,台上台下互动,实现普通人的梦想。”山东电视综艺频道《综艺满天星》节目总监王亚军认为这类选秀节目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电视有一个回归的过程,它是给老百姓看的,尤其是娱乐性的节目,整天看明星们在电视上表演,普通观众也有参与的欲望和需求。明星在电视上呈现的是完美的表演,老百姓则表现的是自己原生态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贴近性和亲和力,拉近了电视同观众的距离。”
《综艺满天星》从今年1月2日推出第一项主题活动“演艺新人王”至今,通过在省内济南、烟台、潍坊、青岛等10个赛区大规模的海选活动,已经吸引了两万多名选手报名参加,收视率也呈几何级升高。同记者聊起这档节目成功运作的原因,王总监表示没有突破便没有生存,必须要推陈出新,走到别人的前面去。“做这类节目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品位低,如果只是满足于现状,把摄像机随便一放就开始录节目肯定不行,我们的要求是‘粗粮细做’,国家特一级厨师炒白菜,肯定要比家庭妇女炒出来的好吃。”除了调动各种电视手段,挖掘、展现和包装选手之外,《综艺满天星》一个很有关怀意味的特色就是海选时的“专题报道”,力求通过节目塑造人,走人性化的路线,“我们到选手的家里去拍他们的生活状态,你就会发现他可能是另外一种人,有些人唱歌老跑调,为什么他还要来参加比赛,他是有热情的,是非常执著的,发现这些爱唱歌的人,并鼓励他们登上舞台是我们做这档节目最有意义的事情。”
专家:平民娱乐要加快本土化进程
尽管去年火爆一时的“超级女声”遭受到了诸多非议,但2006年“超女”比赛还是一路火爆,余热继续猛涨,全国类似的节目更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平民娱乐”主流化,“平民偶像”时代已然来临。省内有关电视方面的评论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注重观众参与性的节目是未来电视娱乐产品的必由之路,将会维持比较长的时间。“这种选秀类节目,它最主要的生命源泉就在于广泛的参与性。选手们形形色色的表现是观众爱看的噱头,但是到了决赛的阶段,选手的专业性则是决定其是否晋级的关键。而只有丰富的内容和精良的制作才是吸引观众的重点。所以,此类节目是将电视娱乐节目平民化和专业性制作结合的一种发展模式。”
当然,面对着这来势汹汹的娱乐大潮,我们也要清醒。有关专家指出,“超女”引发的高收视率与高盈利,自然引发了“跟风热潮”。“跟风是自然的,任何一家电视台都要追求收视率与回报,不过跟风要因地制宜,要具有独特个性,不可以完全照搬。”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很多选秀节目包括大获成功的“超级女声”在内,大都借鉴了美国电视平民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的做法,“他们的成功,展示了立足本土文化、勇于创新对娱乐传播发展的重要性。正因于此,中国电视传播文化走平民娱乐的路子,应在适当地借鉴外国电视发展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文化,依据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致力于推出适合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节目,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报记者 杨新会 实习生 王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