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总结金剧得失,似乎早了点儿。不过,一些所谓记者和专业人士的胡说八道实在让我忍无可忍。所以,参照他们那种头头是道的理论家模式,我也谈谈对金剧得失的看法。
闪光点
1、赏心董洁、悦目陈坤。——陈坤、董洁无疑是本剧最大的闪光点。可以说,只能用惊艳二字来表达我的感觉。陈坤,热烈灿烂,灵动活跃,象黑夜中跃动的火光紧紧抓住我们的眼睛;董洁,素静端雅,疏淡写意,象寂静山林中的一缕清泉泌入我们的心田。因为董洁,陈坤热烈得近乎疯狂的爱才有了可信可待的理由;因为陈坤,才让我们觉得董洁超脱尘俗的美没有白白辜负。在演技上,陈坤外向激情,董洁内敛含蓄,一松一驰,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共同撑起了这部经典。可以说,换下其中的任一个,所有情节和人物都会变得极其可笑,就如同当前盛行的许多垃圾片一样。目前,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异议,只是因为无论气质或演技,两位演员都创造了属于自已的东西,而新的东西被接受总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守旧老人还把握着评论界话语权的时候。而我们不给他们满分,也只是因为我们对他们今后的表现有更高的期待。
2、出色的配角们——之所以加上“们”,是觉得金剧的配角有整体感,就象群雕一样,而且基本上都演出了各自人物的特点。第一组,金家四姐妹十分抢眼。道之是少妇的热心快肠,敏之是理性大方还有点洋学究式的认真,润之很有冲劲,梅丽天真活泼,个个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很好,演员也非常漂亮,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二组,老爷太太们。几个老演员确实很好,我印象更突出的是白雄起,表现自然,演出了官场人物的虚伪和野心。还有舅舅,势利可笑,还有股文人的酸劲。第三组,仆人们。主要是金荣、韩妈,总是小人物的跑前跑后,还能喜气洋洋的,演得很不错。此外,还有那位贺太太,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寥寥几语,非常可人,仪态举止,还有笑容都很温柔大方,让人喜欢。
3、情节流畅、音乐动人、画面唯美。我觉得该剧情节安排基本成功,尤其是在男女主角相识相爱的过程上,好几个情节都很动人,譬如小巷、山路、花店、课堂、婚礼、王家花园等一连串的戏,让两人慢慢地认识、吸引,非常细腻,一点也不觉拖沓,反而象和他们一起进入一场爱情一样温馨动人。音乐不必说啦,两位新人唱功很好。画面、服装、布景,也精致至极。
4、有才华的幕后工作。这部戏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说是一部里程碑也毫不过分。所以,必须感谢编剧、导演等一系列的创作人员,我想这一定是一个有才华、有主见的集体。在《走进电视》里看到导演李大为,很年轻,也很有想法和个性,也还平实,没有那种老油条的感觉,应该是六十或七十年代人吧。以前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也好象没什么名气,真是英雄无论出处,一些老资格的名人真该下台了。遗憾的是,CCTV的主持人既没头脑又假装正经,完全没有问出什么有水平的问题,而且还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很多个性化、艺术化的东西都没有挖掘出来。整个节目,尤其是最后那个三人谈,给我的感觉就象是黛玉讽的《携蝗大嚼图》,好好的一部精品被这帮人吃成这个样子。
“败笔”
这是继《上海滩》、83《射雕》后唯一一部让我如此激动的电视。表演新、情节新、结构新,创伤人员包括歌手都是新人,大概这也正是某些老资格的专业人士指手画脚的原因吧。按照他们“三板斧”的构式,我也摆一摆该剧的缺点。不过,这不过是白璧微瑕,无损于其成为经典的理由。
1、小怜、柳春江这条副线不够协调。从全剧结构看,这条线显得十分突兀、松散。一个丫头,不知何以引起如许人的关注。而且从故事本身来看,不衬主线,也没有说明什么。如果要增加情感副线,还不如从白秀珠或金家姐妹入手,或许还有个主题。而且,最致命的是,女演员很失败。显老不说,而且总觉得在演戏而不入戏,象提着捏着什么似的,——不过好象很多人还以为这是演技,可能是琼瑶的演技吧,很搞笑。我以为,小怜应该是小家碧玉,聪明温柔,楚楚可怜,是下层市民那种,与清秋的知性气质分开,就象当初张瑜演的四凤。这样,可以在情感层次上更鲜明,与主线区别开来。就这部戏,还不如让梅丽来演小怜,真实自然,最重要的是的确可爱。
2、个别常识、情节上的硬伤。一个是在水一方那首诗。一个是清秋把点心还回去的情节,当时是晚上,燕西看到时却是白天,后来又是秀珠晚上打牌,好象剪错了。
没想到这部戏会激发我如此的热情,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顺便说一句,我不是陈坤,也不是董洁的影迷,也过了所谓偶像崇拜的年纪,只是尚还存着对美和真的信仰。所以,某些专业人士利用强势地位和媒介霸权,一本正经、故作高深、颠倒黑白地诋毁和侮蔑令我备感愤怒,不得不批而驳之。我相信,经典需要人们的捍卫,也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和理解这部经典。
(在写这篇文字时,吸收了网上许多东西,有的贴子虽然很短,但很精辟,给了我很大启发。此外,部分朋友对前两篇的共鸣也让我高兴,总算我辈不孤。我想,这不过是因为我整理了大家观点,也些许地表达了大家的心声吧。希望一起为金粉世家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