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来无事,在坛子里看了N多的人关于绿茶的帖子.于是下了班.拉上LD直奔东环买了两张绿茶的票.看完了,一路无话,可一到家,就觉得,还是有话要讲一讲的,不讲不痛快,不讲不舒坦.看坛子里已经有很多人作过评论了,那么,偶就来讲几个大家都没太涉及的方面吧.各取各景吧:)
玻玻璃杯中的绿茶.一片一片地漂浮于水中.泛着碧绿散着袅香......
一片:关于男女的情感关系
绿茶通过男主人公陈明亮的眼睛,透视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男女情感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最复杂的关系莫过于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了.
吴芳与朗朗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面.或许是外界环境的压力或许是自我满足的需求,将两个极端集于一身,吴芳代表着理智与精神层面,而朗朗代表了感性与肉体层面, 影片通过同一个人的两面性的展现,希望探究的是在男女关系中,要生出理想或完美的爱情,需要精神与肉体双重结合以后所达成的那份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从而摆脱空虚孤寂.光有理智与精神或光有感性和肉体都会造成困扰.这在陈明亮分别与吴芳和朗朗的一些对话中可窥一斑.对吴芳不够女人味和外强中干的评价,对朗朗频频与男人约会的担忧.都体现出了这种困扰的情绪.那么这个世间有理想和完满的爱情吗?电影给我们的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因为从电影的结尾来看,最终平行的两条线并没有会合于一个点,吴芳还是吴芳,朗朗还是朗朗,只是通过一些细节,我们洞察到吴芳就是朗朗.
两片: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是什么东西,让陈明亮在第一次相亲就对吴芳产生了浓烈的好感而穷追不舍的呢?是好奇心的驱使.是由一种神秘感带来的好奇心的驱使.第一次见面时,陈明亮问了吴芳很多问题,绝大部分问题要么被吴芳反问回来了要么被拒绝回答了. 包括每次见面吴芳所讲的父母的故事.吴芳越是这样,就越是让陈明亮觉得这个女人神秘,越发勾起了陈明亮想要进一步了解她的好奇心.人与人之间,特别是男人与女人之间, 神秘感与好奇心,是诱发你想要了解他(她)走近他(她)的根本原因吧,因为至少在某一个结点上有些东西拨动了你的心弦.
人是最复杂的也最简单的。归根结底不过都是为了获取心理上精神上的某种满足感。
张元说小说原著是诗意的小说.偶说电影也一样是诗意的电影.
诗有几大特点:
结构美
主要体现在格律、音韵上。无论是五言七言,都要讲求对仗平仄等结构和形式上的美.2简炼精练.用字不多,却字字到位,精准.3余味无穷:每首诗都会通过文字给读者一种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并不在诗中把道理主旨说全说满.而是将要说的东西隐于诗外,给读者留有余味,余韵,让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见地.不受局限.各看各景.
反映在绿茶这部电影上.从结构上来看,电影以平行的两条主线叙事提供线索,最后通过几处细节将吴芳和朗朗两个人物合二为一.在色彩运用上,理性而保守的吴芳出场时从服装到环境布景基本以冷色调的灰黑为主.感性而妩媚的朗朗出场时,则以色彩浓烈的暖色调为主,红色的沙发红色的衣着,柔和的光线光晕……另外还有音乐,吴芳与朗朗的出场,在音乐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无论在结构和形式上都构成了本片的设计精巧和手法独特.
简炼:电影基本无故事情节,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叙事简洁,只通过陈明亮与吴芳朗朗的对话通过镜头语言让观众了解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的孤独.简炼的人物,简炼的故事,简炼的孤独.
余味无穷: 这一点对于真正看懂绿茶的人来说,自然是不言自明的了.(注,此处若有得罪人的地方,纯属无心无意,谢绝拍砖.西西)
只是,与这类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却又不乏温情脉脉的诗意风格相比, 张元的,透过玻璃杯里漂移沉浮地淡淡的绿叶,骨子里还是让人感觉有些灰暗. 但是,现实生活中类似于的这种诗意并不真实,有些虚幻飘渺.而张元通过绿茶所表现出的这种诗意,却让人感觉是那么地真切.一种残酷的真实.那种作为一个单独个体的人的孤独无助的状态的真实, 那种渴望找寻精神与肉体层面完美结合的情感的真实.
只是,这世间哪里会有完美的结合体?哪里会有完美的爱情?因此,不能拥有完美不能达到极致或许就是我们看完绿茶以后,对着银幕间或地哈哈一乐之后,内心或多或少地会有一点郁闷会有一声叹息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