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饱了,耳朵吐了
好久没有这样看过电影了——黑暗中周围的观众都屏息静气,一段武打段落下来才听到释放的呼吸声、衣服与椅子的摩擦声。结束时,观众鼓掌,有人眼里还含着泪花,并互相提醒要把电影票保存起来——这部电影是如此与众不同,它就是让我们等了400多天的《英雄》。
在影片被故事的讲述者无名和秦王划分的四个段落里,张艺谋分别用红蓝白绿做主色调,像黑泽明的《罗生门》一样,讲述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关于残剑和飞雪的故事,四个故事分别用情杀、假死、殉情和殉义描述了残剑和飞雪的最后结局。于是,残剑和飞雪的性格在反复的讲述中变得灵动起来,他们的爱情在张艺谋的摄像机里,也从红色的狭隘、蓝色的成全、绿色的激荡到最后白色的殊途同归,一点点伟大起来。张曼玉也从红色的冶艳、绿色的浪漫、蓝色的质朴到最后白色的伤心。
眼睛经历了一次盛宴,耳朵也不能闲着,但可惜就可惜在谭盾的音乐上。
影片一开始,谭盾就再次用了跟《卧虎藏龙》如出一辙的“如泣如诉小提琴”,差点让人以为影院放错了拷贝。所幸,紧跟着的一幕——秦军出场是雄壮的“交响”。但接下来又不对了,片中第一场武打戏——无名和长空的厮杀,除了古琴的陪衬,又加上了跟《卧虎藏龙》如出一辙的鼓点,顿时让人对这场精彩的武打感觉差了许多。可能是成功的经验要不断吸取,谭盾没怎么费力气就把《英雄》的配乐做成了《卧虎藏龙2》,这是《英雄》惟一的瑕疵。
张艺谋在《英雄》里借老琴师之口说“大音希声”,又借古龙的话说“剑的至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可惜他没有叮嘱谭盾把这些境界运用到配乐上去。《英雄》从头至尾充满着谭盾式的音乐,每一段对白都要配上音符,每一场武打都要辅以鼓点和京剧味的嘶喊,让观众的耳朵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难道谭盾忘记了旋律的美是需要空白来映衬的吗?我们需要听到李连杰急促的呼吸,张曼玉的泪珠滴在地上,飞驰的马蹄践踏黄沙,梁朝伟的剑划破水面——这些自然的声音其实根本无须“蕾丝花边”来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