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5日,对张艺谋,实在是一个很值得回忆的日子。翻一翻那一天的首都各报,有不少都将此前一天《英雄》首映式列为头版头条,外加其他版面详细报道。能把一部武打片招得如此万众瞩目,搅得这般“陆、海、空”全方位轰轰烈烈,可着全中国电影导演,舍张艺谋其谁能如此也?我看是谁也无法如此之声势昭彰也!
有评论说《英雄》炒作在国内可谓空前,而且似乎还应当成为以后导演纷纷效仿的范本。诚如斯言,此番炒作已“进行到底”,但值不值得之后去效仿?这话就得两说着了。先说要拉动如此规模炒作得有足够银两,再说其他导演是不是也能有张艺谋这样“无可置疑也无可替代的影响力”?没有,当然没有!那大家也就只能低眉顺眼,忍看人家树大招钱再使劲摇钱了。换一句斯文之言,就叫“无法望其项背”。当然这都无可厚非,炒作、大兴炒作、恶性炒作,是什么错误?不是,并且理所当然,有名不使,过期作废。再者说,媒介娱乐八卦与演艺圈,从来都是“周瑜打黄盖———愿意打愿意挨”,活该!而且只要能“双赢”或“多赢”,只要“导演、主创、投资人、发行商、媒体、读者、观众,大家各有收获,却没有谁的利益受到损害”;事情就皆大欢喜了。我也确信,《英雄》到目前为止,导演、主创、发行商、媒体,都已大欢大喜了。但投资人之后欢不欢喜?拭目再等几个月亦将大白天下。可最后,也是作为看电影最重要的一方———观众,其利益受损却是肯定免不掉了。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这次关于《英雄》的炒作,整个就是张艺谋卖“挠痒痒药”的一次大型小品复制。以往其他导演的常规炒作,一般都是过一阵露给媒体一点真的,直到影片最后公映,再揭开锅盖让观众见识锅里到底是何货色。可精明的张艺谋这回却并不过一阵打开一点,而是把《英雄》用绷带越裹越严实,甚至吊到最后,已经完全成了缠着绷带的“英雄”和媒体之间的“藏猫猫”、“逗你玩”、“敌进我退游击战”、“大侦探福尔摩斯探案”了。仍然是活该,谁让你们对我如此锲而不舍苦苦追求永不放弃呢?于是,前期炒作就成了“大都不是针对影片,而是在影片的外围下着功夫”,只能做花絮和噱头论。甚至完全成了“欲拒还迎、半推半就”、“互相撩拨、互相刺激、互相抚慰”的娱乐公共调情。然而且慢!“花絮”岂止前期如此?就是最后进人民大会堂首映,花絮、噱头仍然还在继续:当几百名记者终于进了“英雄”洞房,在看电影过程中,身边竟有多条汉子三步一哨五步一岗,高举红外望远镜到处监视谨防盗版,而当片子将近结束,礼堂内左前方,还有人两次稀稀拉拉“领掌”,但数百名看客却真是不给一点面子,就是不跟着拍手。再到灯光大亮时,我身边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资深影评家慢慢起身,习惯性掸掸上衣然后笑言自语道:这片子就是被盗版,怕也不一定能好卖吧?之后的记者见面会上花絮仍然不断:但见导演与各位主创在前台正襟危坐,而众目睽然之下,梁朝伟、甄子丹、章子怡脸上皆是名牌墨镜侍候(估计是羞涩于大家伙看他们吧),惟陈道明、张曼玉坦然平静毫无做作之态。不待记者发问,主持人先请上一位据介绍“懂古玩”的先生长篇大论慷慨陈词诱导记者:张艺谋是民族大英雄!《英雄》我是看一遍哭一遍!如此云云之后,《英雄》的炒作、花絮、噱头总算告一段落。而之后的记者提问,却都不被“懂古玩”所“诱导”,尤其对导演之问颇多质疑。此时但见老谋深算之张导演面露微微不悦,于是说:我拍《英雄》既不指望得奥斯卡,也不为表现什么思想、精神,首先得拍得好看。确实,如果花了好几千万美元还弄不出“好看”,那还叫拍电影吗?也罢,于是乎我就举手起身质疑:请教张导演,您说的好看的标准是什么?比如《英雄》您准备是让我们看打架?看风景绚丽?看武侠精神?看武学哲理?看天下统一?看大型团体操预演?其实我这也算是为《英雄》补充一点炒作的噱头和花絮;后来,我提问中的“打架”一词,被张艺谋从上海举例一路再说到广州:“不礼貌”、“一撇嘴”、“一脸的不屑”、“那种要灭你、要砸你、要收拾你、要踩你、要臭你的敌意,只一瞥就够了。”承蒙张导演抬举,就我这么一个藐小无能记者兼影评人,真值得你国际知名大导演掀动如此盛气肝火吗?再说我人微言轻,也没有那么大本事。其实,记者见面会时间太短,另外还有好多话憋在心里没说呢。因为我现在只认你张艺谋在电影生意经营上是“大腕”,在导演艺术上,自从《摇啊摇》之后,我早就认为你已经“失魂落魄”甚至连对拍电影的基本敬畏都没了。所以我只希望张艺谋能在今后认真学习拍贺岁片、拍商业片的过程当中,别再把他人摊上的货色都塞进自己电影里就谢天谢地了,不是不可以模仿,而临摹太多瞧着乏味。比如,在《英雄》里,我开头先看出了《刺秦》车轮滚滚的同样拍摄角度;风光变色当中的武打又见《卧虎藏龙》中竹林仿制,蜻蜓点水的打斗中又见香港电影《笑傲江湖》,人海战术的大场面调度,又重温了朝鲜人民共和国大型团体操的整齐划一。当然,在各位武林高手的时生时死之中,我还感觉到了一点假装《罗生门》拙劣套用。
话有些扯远了。还回头说张艺谋的“英雄”炒作,炒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什么?当然是为卖电影。我很早先以前就当街叫卖过东西,吆喝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东西能好卖。可现在什么东西才最好卖呢?当然还得说是货真价实的东西最好卖。
但这一次张艺谋如此成功而空前的炒作,到底“挠痒痒药”一层又一层终于被剥开之后又怎样了呢?如果可能,我真想请马三立先生到场揭开它的最后谜底———几千万元就买了两个字:挠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