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苏六做客《今日影评》妙评《港珠澳大桥》

2019-05-09 11:14: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起动工建设,历时八年余载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并完成主体工程验收,终于在2018年正式开通运营。电影《港珠澳大桥》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这座大桥从施工建设到通车运行的全过程,以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的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表现了中国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港珠澳大桥》在刻画众多鲜活人物的同时,也借助文献的力量,通过对中国桥梁史与大量历史影像资料的分析,使影片内容更具科学性。5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做客《今日影评》,精彩评点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同时透过此片与大家共同探讨怎样用纪录片形式表现具有历史意义的国之重器。

  高难度凸显纪录本色 真情感折射劳动梦想

  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以及顶尖的建造技术,是港珠澳大桥闻名世界的三大原因,同时也是三大难题。对此,何苏六直言港珠澳大桥工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受海浪、风向、天气等环境条件影响,要保证规模如此之大的施工工程必须精确到厘米或毫米级的精度,难度不言而喻。对于《港珠澳大桥》以施工的难度及完工的神奇性来观照桥梁本身的拍摄手法,何苏六表示赞赏。他认为,作为电影叙事最重要的一环,对艰辛建设过程的记述集中体现了影片的特色,是这部纪录片的一大亮点。

  困难与艰辛之外,何苏六认为作为纪录片的《港珠澳大桥》还有着两大亮点。一是对劳动者情感与追求的动人展示。片中出现的每个建设者,甚至倾注家庭理想共同付出的每个小家庭,都把这一伟大工程当作自身生命与梦想的一部分。影片较好地将情感因素代入到这份极致发挥想象力与创作力的信仰之中。另一点则是对人物内外矛盾的真实展现。影片并不回避项目参与人员与自己及与外界的矛盾。这份对身体、精神极限的记录,反而凸显了项目之艰难及其技术含量与要求之高。

  再创作强化银幕视听 小缺憾难掩美学质感

  片长70分钟的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是原有100分钟同名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延伸。从小荧屏到大银幕,《港珠澳大桥》经历了哪些二度创作?何苏六表示,电影的传播方式对于素材在声音技术上的要求更高。为更符合电影观感,影片创作者们必然在后期技术提升方面花费了极大心力。此外,他还认为电影版更注重人物的故事线,即将沉放安装沉管E30号这一叙事主线索贯穿始终,连同个别细节镜头表现上的强化,使得影片更具故事性与结构感,电影质感大大提升。

  当然,历经二度创作的影片仍存有一定局限性。何苏六指出,这是由对叙事原始性的更改造成的。电影版的叙事主线,是从原有电视纪录片的众多故事中挑选而得,在细节表述上难免留有缺憾,对其克服技术难点的表述不够透彻,剪辑效果也值得商榷。但他同时表示,瑕不掩瑜的影片对世界桥梁技术的理性指标与东方桥梁建造美学的融合做了较好的铺垫与讲述,在工业景观背后,也颇为难得地保留了宝贵的人文意识。

  多元化拓展纪录空间 核心点终归以人为本

  在中国纪录片史上,前有《红旗渠》《东方巨响》等表现人工河流与两弹一星之类重大题材的影片,如今又有《如果国宝会说话》及这部《港珠澳大桥》这样展现“国之重器”的电影。电影创作者该如何更好地运用纪录片形式去表现这些重大事件呢?何苏六建议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应更为多元,要在现代化的影视语言及技术加持下尝试更为多彩的表现方式。他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高度评价了跨时空“对话”等融媒体时代我国纪录作品在创作理念上的可喜探索。

  此外,在何苏六看来,纪录片对人的故事与情感的表达同样重要。《我在故宫修文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其中人物故事的真实动人。《港珠澳大桥》也同样应和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无论古典文物还是现代化国之重器,实物背后都凝聚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的汗水、泪水及他们的梦想与情感。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上映的《港珠澳大桥》,同样也是对建造这个时代并创造出人间奇迹的劳动者的深情致敬。他们的智慧、梦想、激情与付出,与港珠澳大桥这一他们用生命呵护的奇迹一样,都是时代所需要的。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