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省长质量奖>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

滨州活塞:管理者成为质量缔造者

日前,首届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学习观摩团走进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

    美国质量大师朱兰博士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日前,首届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学习观摩团走进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让滨州活塞这个58年历史的老厂,连续23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国内惟一能够全面设计制造各种汽车、船舶、工程、军工等动力机械用活塞的企业。
    山东省质量兴省办副主任、省质监局副巡视员王光辉认为,滨州活塞在质量计划的落实和验证、质量管理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别在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带头追求卓越绩效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这家国内龙头、全球第四的活塞企业在质量管理上有何奥秘?
    管理者是质量责任人
    由支持到主导,管理者成为“质量”的主要缔造者。从1979年到2009年,经过30年对质量管理理论、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实践,“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 等理念已经深入滨州活塞人的骨髓。因此,滨州活塞不仅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作为质量的第一责任者支 持“质量”,更是作为“质量”的主要缔造者,主导“质量”。
    观念决定了滨州活塞的态度和行为取向。该公司高层管理者从自己做起,在制度建设上坚持质量培训各级一把手必须亲自参加。2009年8月,省质量评价协会在济南举行“卓越绩效评价模式”培训,滨州活塞董事长带队,率中层以上及管理骨干50人封闭听课 。实 践层面,把TS16949 内审员和GBT19580卓越绩效自评师作为各部门领导任职基本资格,要求管理干部也要成为行家里手。质量是一种文化的建设和传承,积极健康的质量舆论能够形成一股催人行动、纠正不良习惯的心理压力。自2007年起,正式把“一用”——用心做事;“六抓”——抓人员素质、抓质量意识、抓质量体系、抓过程控制、抓质量改进、抓责任落实,写进了滨州活塞企业文化手册。
    零缺陷管理
    滨州活塞有个理念:“管理前移、卓越生根。”他们坚持管理创新,由符合性到标准化、再到信息化,最终上升到大质量管理。从管理和设计质量抓起,消灭管理不当的浪费、从现场基层抓 起,使卓越落实到产品的直接制造者和产品本身。
    滨州活塞夯实管理基础,先后在国内活塞行业第一家通过ISO9002 认证、QS9000认证、2000版IS9001换版认证、VDA6.1和ISO/TS16949认证、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等。2007年,成为国内行业惟一一家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2009年主持修订了行业惟一的产品验收国家标准。标准化建设,让滨州活塞实现了由跟随到领跑、掌握行业标准话语权。
    “不可靠的产品不是高质量的产品”,“可靠性是滨州活塞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隐形翅膀”。滨州活塞把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由生产制造过程,拓展到从顾客需求识别到产品售后服务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为建立可靠性目标,全面推行稳健设计、防错设计等设计方法,以“任何缺陷都是可以预防的”管理理念,在软、硬件和技术资源方面,实行“可靠性设计”和“重视预防故障”。
    原材料和生产装备(包括模具)是影响活塞成本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滨州活塞以降本增效、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为目标,将产业链向上延伸至原材料和装备制造,形成了显著的成本和质量优势。以“订单拉动”和严格的“全过程计划管理、同步快速响应”为核心的ERP准时生产管理系统,消灭了等待和库存的浪费。以信息化嫁接升级、改造传统质量控制,不制造不良品。
    推行卓越绩效模式
    滨州活塞积极在公司内导入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创造社会价值作为企业经营的目标。自2004年开始,以申报“全国质量奖”为手段,坚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目前,吸收、融合、创新,卓越绩效管理下的质量经营已经成为滨州活塞主动占领市场的利器。
    推行过程中,他们不请咨询公司“代劳”,边学习、边实践,锻炼自己的卓越绩效模式人才队伍。目前,滨州活塞拥有企业内部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96人、六西格玛黑带21人,成为企业质量管理的“顶梁柱”。在采用质量管理方法时,滨州活塞坚持质量技术化,像技术改造一样,引进、消化、吸收质量管理方法,整合创新实施“内部认证”制度,消灭了“说、做”“两张皮”的现象,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张晓琦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