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7网络媒体河北行>河北报道
站内搜索:
石家庄投资环境: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达251家
2007-04-22 13:30:00 作者: 中国河北网

地理位置

石家庄市地处广袤辽阔的华北平原中南部,位于东经114°29′,北纬38°04′,北靠首都北京和港口城市天津,东临渤海和华北油田,西依巍巍太行山脉并与全国煤炭基地山西省毗邻,古称“京畿之地”,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气候特点

石家庄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月平均气温以一月为最低,约—2.9℃,七月为最高,约26.5℃。常年平均降水量57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近2200小时,全年无霜期240天。

自然资源

石家庄市农林牧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现有耕地59万公顷,农作物种植品种多、面积大,是河北省粮、棉主产区,并盛产干鲜果品。西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石灰岩、大理石、花岗岩、白云岩、云母、石英砂及铁矿为七大主要矿种,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体系完整,具有建设大型建材基地的有利条件。

城市面积与人口

石家庄市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总人口924万,其中市区面积456平方公里,人口200.8万。石家庄市现辖六区、十二县和五个县级市。六区是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和井陉矿区;十二县是深泽县、无极县、赵县、灵寿县、高邑县、元氏县、赞皇县、平山县、井陉县、栾城县、正定县、行唐县;五个县级市是鹿泉市、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市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6年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15位,跻身全国一类最强城市行列。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085.45亿元。

工 业

石家庄市工业现已形成以医药、纺织、化工、机械、电子、建材、食品为主体,布局较为合理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之一。2001年全市入统工业实现利税过百亿,成为全国包括4个直辖市在内所有城市中第14个过百亿的城市,也是省会城市中第6个过百亿的城市。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其中,华北制药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石家庄制药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维生素和半合抗药品生产企业之一;华曙制药厂的土霉素生产能力世界排名第一;常山纺织集团综合经济效益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三鹿集团的奶粉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石家庄泵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渣浆泵、污水泵和潜水泵专业制造企业。“华北”、“三鹿”、“神威”三个品牌为全国驰名商标。

农 业

石家庄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高产区,拥有9个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2个商品棉、油基地,素有“北方粮仓”之称。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蔬菜、棉花、大豆、花生等,辛集鸭梨、赵州雪花梨是梨中佳品,享誉国内外,蜜桃、大枣、核桃、苹果等干鲜果品产量大、品质高。34万公顷的林地、水面面积,尤其适宜发展畜牧、养殖业。通过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建成粮、棉、油、肉、菜、蛋、奶、果等十大基地。

商业流通

石家庄市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捷的有利条件,商贸流通业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以城市商业为中枢、遍及城乡、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是华北地区重要商埠。拥有北人集团、东方购物中心、保龙仓集团、新燕春集团、珍极集团等一批在全国和省内商贸流通业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商品市场比较发达,形成了国家级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市场为骨干、地方性专业特色市场为基础的市场流通体系。新华集贸中心、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和桥西蔬菜批发市场连续多年居全国十大工业品市场和十大农副产品市场行列。200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9.1亿元,商品市场成交额达807.5亿元。石家庄市已初步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购物消费中心、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商品博览会展中心和商业信息资讯中心。

科教文卫

石家庄市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长足发展。1991年以来,已连续3届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信息产业部第54所、13所和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等在半导体技术、通讯技术、测控技术、农业现代化技术等领域代表着国家水平。全市拥有各级各类5360所,其中高等普通院校15所,中等专业49所,小学4072所,初级中学495所,普通高中139所,职业中学73所,社会力量办学517所。全市医疗机构分布平衡,现有医疗机构730余个,其中医院100余所,设备先进、医疗水平高,医疗条件良好。图书馆、文化广场、人民广场、人民艺术中心、裕彤国际体育中心、中山路体育馆等一批现代化的文化体育设施,环境优美高雅。

对外交流与贸易

石家庄市已先后与日本、加拿大、美国、意大利、英国、韩国、墨西哥、瑞典等8个国家的10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往来和经贸关系。到2001年底,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251家,出口商品涉及纺织、服装、化工、医药、机械、电子、轻工等7大类480多个品种,出口市场遍及五大洲的135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94218万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出口70442万美元,同比增长26%,出口绝对值列全省各市之首。

旅 游

石家庄市名胜古迹众多,有重点风景名胜区18处,湖光山色,旖旎多姿,西柏坡、苍岩山、天桂山、封龙山、“天下第一桥”赵州桥、世界最大的嶂石岩天然回音壁等景点闻名海内外。古城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称,城中的隆兴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中大铜菩萨像和彩色观音像堪称中国古代铸造、雕塑艺术的瑰宝。每年接待友好访问、贸易洽谈、旅游观光的海外游客1万余人。

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

京石、石太、石黄、石安高速公路和107、207、307、308国道以及21条省道、42条县道在市域纵横交错,公路通车总里程6379公里。

石家庄是全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其中京广线是连接中外交流的大动脉,石太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石家庄火车站是全国特等站之一,也是全国三大货车编组站之一,主要担负着京广、石德、石太三条干线的旅客输送,货物到发中转任务及列车编解、运行组织工作,日均发送旅客列车108列,日均输送旅客5 .2万人,日均到发货物列车231列,办理货车11434辆。

1995年通航的石家庄民航机场可起降各种大中型客机,现已开通44条国内、国际航线,通达上海、深圳、大连、香港等国内32个大中城市以及莫斯科阿拉木图等国外城市和地区,引进国航、东航、南航等12个家航空公司加盟石家庄机场的航线运营。

邮政通讯发达,是全国四大邮件处理中心之一和北京以南地区电讯网络的重要枢纽。截至2002年5月,本地电话交换总容量达到210.45万门,长途电话交换总容量达到6.2万路端,数据通信端口达到15998个。已经形成了城乡一体的本地电话网,全部实现了交换程控化和传输光纤化。建成了市到县的宽带传输网和市内高速环网,以城市光缆网、宽带城域IP网、ATM网、宽带用户驻地网为基础的宽带数据网络已具规模,达到了千兆到路边、百兆到大楼、十兆到桌面的通信能力。

城市道路发达,已形成三横、六纵、二环、十二放射的市区道路交通网络。主干道50条,桥梁258座,其中立交桥29座,公共交通营运线路82条,营运车辆1585辆。150余座造型新颖、风格迥异的大型建筑和80余个规模较大、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相继建成。城区绿化覆盖率33.5%,连续5次进入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前十名。石家庄市电力资源丰富,可充分满足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城市日供水能力181万吨。全市居民燃气普及率(按人口计算)已达99.03%,人工煤气年供气总量12108万立方米。

开发区建设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11.8平方公里起步区内已经具备了接纳各类大、中型企业的条件,基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具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2001年,全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4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44.3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财政收入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29%、37.8%和115.6%。全区工业总产值占石家庄市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建区初期的1.4%增长到了13.2%,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的89%。各类进区科技企业已达1357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26家,外商投资企业110家。

随着一大批项目进区建设,开发区支柱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信息通信、化工医药及中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为支柱的特色产业。全区建设投资总额已达173.14亿元。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如日本的富士通公司、美国的休斯公司、德国的赫斯特公司、英国的汇丰银行、意大利的萨普拉斯公司、马来西亚的金狮集团等均在区内投资建立了企业。

良村园区于1993年初起步建设,政策区面积4平方公里,是以医药、化工、食品为主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总投资达8.6亿元,日供水能力达到13万吨,110KV变电站和7.2万KW热电厂可保证区内企业的用电和用气,专用铁路线的铺设和内陆港的建设将为企业产品出口提供极大便利。  

编辑: 胡顺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