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到底起源于何时?据考证,“春节”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但“春节”称谓正式冠名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霍尚德介绍,过年对中华民族可以说源远流长,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而“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 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直到周代才称为“年”。目前,最早的年节因文献不足尚难定论,但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到汉武帝时,为了让历法定型不至错乱,创立并实行了“太初历”,以夏历的孟春之月(即今之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清末。年节,也就是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也因此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春节古称“正旦”“岁首”“三元”“三朔”等,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区分阳历(即公历)和阴历两个“年”,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
霍尚德说,春节的名称虽不断变换,但其内涵和各种过节的习俗却代代相传。无论是喝“腊八”粥,送灶王爷,祭祖守岁,还是贴春联、逛庙会、闹元宵,种种过大年的形式背后都有其古老传说和文化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