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年”,原本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从何时起,“年”变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时间”?又从何时起,“年”有了喜庆的含义?我们为什么要“过年”?
最早的“年”
最早的“年”字是什么样子?它最初的含义又是什么?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倒退三千年!
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的商代,是个非常非常迷信的时代。那时候的帝王,做任何事都要先给上天打个招呼,咨询能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结果。甲骨文里常见“其有年”之类的卜问,意思是“会有好收成吗?”。
汉代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年”的本义:“年,谷熟也”。更早的《春秋·谷梁传》也说:“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年”字的初义是五谷丰收,那时候,它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更与节气无关。这个最初的“年”,也有保留至今的活化石——“年成”、“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大有年”,用的都是年字的初义。故宫里,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殿堂也叫“祈年殿”。
最早的“一年”
上古典籍《尔雅》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这句话包含了什么奥秘?
按专家的解释,岁、祀、年这3个词,在这里都是时间单位。岁,就是古人说的岁星(木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太岁。夏代以前,人们以木星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个计时周期,大约是一年的时间,但夏人不叫“一年”,而称“一岁”;商代,人们以轮流祭祀完先王先公一遍作为一个计时周期,大约也是一年的时间;到了周代,才正式用农作物一个生长周期来计时,最初表示五谷丰登的“年”字,就有了时间概念。古代北方黄河流域的庄稼是一年一熟,这一个周期,大约就是一年的时间。
人类的一举一动,都源于实际生活需要。专家认为,用表示五谷丰收的“年”来计时,是周人进入成熟农耕社会后必须实施的历法改革。以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计算时间,更利于精确地安排农事,保证不误农时。
中国古代的鞑靼人以畜牧业为生,所以他们以草木的荣枯周期来计年。居住在黑龙江畔的赫哲人以捕食鲑鱼为生,每当鲑鱼洄游产卵一次,他们就把吃过的鱼头挂起一只,以计算自己的年龄。这些,和善于农耕的周人用表示五谷丰收的“年”来计时是一个道理。
最早的“过年”
中国人从何时起有了“过年”的习俗?
专家认为,从甲骨文里看不到商代有明显的年节习俗,如果要追问“过年”的雏形,只有周代的“社腊”最近似了。
社腊,就是每年的冬至开始,人们为庆祝一年的结束,聚集到“社”(祭祀丰收神的宗教场所)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然后吃喝狂欢。
在《诗经·周颂》里,保留着一首周人秋收后祭祀的乐歌——《丰年》:“今年的粮食收获真多呀,粮仓是那么的高大!用丰收的五谷酿成美酒呀,来祭祀我们的祖先和神灵。愿祖先、神灵的思泽普降人间。”
连年战乱的春秋战国时代,民不聊生,庶民百姓哪有闲工夫过节。直到汉代大一统局面稳定下来,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恢复经济,才有了孕育春节的土壤。
作为节日的“年”,就是正月初一。汉武帝命司马迁、邓平等一批知识分子组成专家组,在《颛顼历》的基础上另作《太初历》,仍以夏历正月为岁首(至今民间仍把阴历或农历称为“夏历”),并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后来历代虽有多次修订,但基本都是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月,沿用两千多年。
随着年历的确定,人们有了在正月初一庆祝丰收、企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时机,春节作为特定的节日,才开始逐渐盛行。秦汉时代神仙方术盛行,浓重的迷信色彩,必然渗透到帝王和民间生活中。于是,年终庆丰收和祭祖祭神习俗,又同驱妖除魔的巫术结合,生出了放爆竹、贴门神等一系列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