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5 16:55:00 我要评论
阚枫 来源: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6月5日电(阚枫) 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6月5日至7日访问中国,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这是普京再次就任俄总统之后的首次访华,分析认为,普京此访对未来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意义重大。
普京总统新任期内首轮出访 中国成俄外交优先方向
普京5月宣誓就职后,他首轮出访将去哪些国家一直为外界关注。继缺席在美国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后,普京首轮外访的国家最终敲定为白俄罗斯、德国、法国、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从时间来看,中国成为普京首轮出访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
根据中国外交部透露,普京访华期间,胡锦涛将同普京举行会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国主要领导人将分别会见普京。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此前表示,普京访问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将共同签署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若干原则的联合声明。两国元首的北京会晤对未来一个时期中俄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分析认为,普京在总统选举前就撰文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是俄罗斯外交最优先的方向,而中国成为其首轮出访的国家之一,这已经表明对华关系在俄外交中的重要地位。
“普京再次上台后,他的最大抱负就是要振兴俄罗斯,而中国在普京实现他的强国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陈玉荣分析,中俄双方都承认双边关系正处于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两国之间已经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此次普京访华,在中俄深化伙伴关系,增进政治互信方面意义重大。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俄大使张德广表示,普京此访首先会就两国的政治关系做一些评价。此外,中俄双方在能源、高科技等方面也会进行深入探讨,并取得丰硕成果,推动务实合作向前发展,包括人文合作,民间往来。今年是中俄“旅游年”,以前曾经举办过“国家年”、“语言年”,现在开始举行“旅游年”的合作,这说明中俄两国关系会在社会各个层面进一步向前推进。
中俄经贸关系成主要议题 能源合作引关注
此次普京访华,中俄经贸关系尤其是能源合作问题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据程国平此前透露,包括天然气在内的能源合作将成为两国元首正式会谈的主要议题。而就在普京访华前夕,6月1日,中俄两国举行了副总理级别的第八次能源对话。分析认为,此轮对话旨在为两国元首之间的会晤奠定基础。
从总体来看,普京将此次访华的主要议题放在中俄经贸关系上并不意外。2011年,中俄两国双边贸易总值为792.4亿美元,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俄两国领导人也将“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作为未来十年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目标。
从2001年中俄贸易额106亿美元到2011年的近800亿美元,中俄经贸关系在中俄整体关系中的地位愈发突出。在今年俄罗斯大选期间,普京在竞选纲领中也强调“俄罗斯的‘经济之帆’需要乘上‘中国风’”。对此,张德广认为,普京没有将中国经济发展看成一种威胁,而是看到积极的一面。这是一种良性竞争,俄罗斯会发展自身,加强复兴速度,而这也是俄罗斯国内的统一认识。
“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中国作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已经得到巩固,中俄经贸合作的水平在向纵深发展。中俄经贸发展趋势很好,但是也不是说这中间就没有问题。”陈玉荣认为,中俄之间的贸易结构还不够合理,要全面提升双边贸易关系,必须对现有贸易结构进行改革和转型,而这些问题都需要两国领导人进行高层探讨。
张德广指出,普京此次访华有望用新的角度解决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分歧。中俄天然气合作主要集中在价格问题,他说,相信中俄会通过一个新的视角,如“全程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全程合作”意味着天然气从开采到运输到使用,中俄在每一个阶段都合作,因此利益能够达到互补。
中俄两国高层互动频繁 更加注重人文领域交流
普京上次到访中国是在去年10月,时任俄罗斯总理的他率团出席中俄总理第16次定期会晤。在中国的大国外交中,对俄外交一直就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中俄两国高层间的互访、会晤已经实现机制化、常态化。
今年3月,中俄两国元首在新德里金砖国家峰会上举行会见,3、4月间,俄罗斯两位副总理先后访华,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也在4月访问俄罗斯。半年时间里,中俄两国高层之间如此的密集互动在国家间关系中也属罕见。
除了高层之间的频繁交往,今年4月中俄举行了大规模、高规格的海上联合军演,两国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此外,近年来,中俄两国更加注重推进两国在人文领域和民间层面上的合作交往。2006年以来,两国互办“国家年”、“语言年”等重大双边文化交流活动,而在今明两年,中俄两国间将要互办的“旅游年”将会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对于中俄之间的高层和民间互动,陈玉荣表示,高层间往来对两国双边关系发展有着巨大拉动作用和直接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只有政治、经济往来而没有民众之间的交流,这样的双边关系就会缺乏基础,所以中俄之间的人文交流将会促进两国长远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