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闻 > 第八十一期 > 图片

“网络欺凌”引发担忧

2011-11-23 09:02:00     作者:    来源: 国际在线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网络欺凌 英国名校 网络环境 网络服务 流言蜚语
[提要] 女孩遭到恫吓的几率要比男孩高出4倍多。

“网络欺凌”引发英国社会担忧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前同学之间打架骂人的“传统”欺负人方式已升级成了“网络欺凌”,即通过网络或手机短信散布侮辱言论。由于网络的影响面很大,又很难查到并制止匿名的欺凌者,因此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伤害往往更大。在欧美就曾发生过青少年因遭受同学“网络欺凌”而自杀的恶性事件。然而近日,竟出现了一个专供学生传播流言蜚语的网站,连一些英国名校的学生也在上面发表攻击性言论,引起英国社会的担忧和关注。

  名校聊天室流言最多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2010年11月在加勒比海小国伯利兹上线的网站“流言蜚语”在英国招来了一堆唾沫星子,因为该网站专为民众提供“嚼舌根”的平台。而且在经由“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站上的推广后,该网站在13至18岁的英国青少年间有了相当的知名度。由于在“流言蜚语”上发帖都是匿名的,用户也不必注册,只需填写邮箱地址并象征性地勾选网站协议就能逃过审查,因此这些孩子的言论往往肆无忌惮。

  记者早前登录该网站发现,它按学校分成众多的聊天和留言室,其中不乏名校。选择“你”所在的中小学或大学,并输入“他/她”的名字,就可以对“他/她”说三道四。不过即使你不是这所学校的学生,甚至连要诋毁的人都不认识,也可以进来胡说八道一通。这些聊天和留言室都全部公开,在留言下还有让网友选择“信”或“不信”的按钮。记者发现,像伊顿公学、圣保罗公学这样在英国享有盛誉的上流贵族学校,留言反而最多也最不堪。大部分留言有语法和拼写错误,还存在大量诋毁、恫吓、歧视和侵犯隐私的内容。一名自称是伊顿的学生在网上大骂另一名男生:“你把你爸的钱都花在毒品上。看清现实吧,根本没人喜欢你,你这个垃圾。”有18个人“顶”了这条留言。

  “流言蜚语”自出现以来引起了众多家长、学校和教育学者的强烈抗议。在校方和家长的控诉下,该网站数次下线“整顿”。现在,网站增设了举报按钮和网站声明,并撤销了中小学校的留言区,大学区内流言蜚语的数量也在减少,不过仍不乏充满人身攻击内容的帖子。

  流言网站助长网络欺凌

  其实除了“流言蜚语”外,在欧美还存在很多类似的流言传播网站,其中甚至有不少是专为学生设立的。比如“刺激校园”,有美国媒体称这家网站就是“大学生匿名嚼舌的同义词”。

  虽然“流言蜚语”打出声明:“别太当真!”“刺激校园”的创立者也表示,自己的初衷并无恶意,只是想“创建一个供学生分享彼此经历的空间”,让他们在这里“既可以娱乐,又可以自由表达”,然而,受害者声泪俱下的控诉和一起起令人震惊的案件都说明,这些网站某种程度上在助长“网络欺凌”,并持续误导和伤害青少年。今年3月,一名17岁的美国少年就因无法承受一家匿名留言网站上出现大量侮辱他的帖子而自杀。

  各国多管齐下治“网络欺凌”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欺凌”逐渐成了困扰各国校园的问题。根据英国一份调查报告,1/3的英国青少年是“网络欺凌”的长期受害者。同时,女孩遭到这种恫吓方式的几率要比男孩高出4倍多。

  美国“全国预防犯罪委员会”的相关报告也显示,“网络欺凌”已成为美国青少年面临的最大威胁。在美国密苏里州,一位13岁的女孩因不堪“网络欺凌”而自缢身亡。在女孩自杀前,“这个世界没有你会更好”的留言不时出现在她的个人主页上。

  校园威吓和暴力长期以来都是困扰日本校园的社会问题之一,“网络欺凌”作为它们的“网络时代版”更让受害学生深受折磨。根据日本兵库地方教育委员会的一项调查,10%的日本高中生曾收到来自电子邮件、网页、博客的骚扰和威吓,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群发受害者的不雅照片,在班级网页上发表侮辱性言论等。

  为了有效制止“网络欺凌”,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各国教育机构和政府做出了一些努力。首先是对实施“网络欺凌”的责任人进行严惩。近日,一名在“流言蜚语”上散布教职工谣言的学生被学校开除。今年年初,一位澳大利亚青年因“网络欺凌”导致被欺凌者自杀而被定罪。为监控“网络欺凌”,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开通了网络热线,鼓励举报存在非法内容的网址,并为儿童、家长和老师提供网络帮助。

  除此之外,很多国家出台法律法规,对网站行为做出规范,旨在为未成年人打造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去年,欧盟委员会重拳出击,与全球17家知名网络服务提供商签署了《保证未成年人上网安全协议》,明确了服务商对未成年群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并对用户的安全权限做了设置。不过不可否认,在一些情况下,传播流言和言论自由之间的界限难以界定,想要通过法律途径彻底杜绝“网络欺凌”面临很多困难和限制。同时,对于欺凌者的查找和惩治上也存在难度。因此,教育专家提醒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在网络聊天室不要泄露私人信息,也不要上传自己的照片等。另外,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引导他们合理地宣泄情绪,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

余梁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