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测试 (2011-03-14 21:23:32)
[李建军]:
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工商部门是政府负责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掌握着各类市场主体从出生、发展到消亡的大量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政府宏观决策和企业竞争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今天,我们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工商局新闻发言人、巡视员王天仁先生就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进行新闻发布。

(2011-03-15 09:36:06)
[李建军]: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下面,首先请王天仁先生介绍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全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2011-03-15 09:36:53)
[王天仁]: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积极应对极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取得了良好成效。市场主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省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根据我省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数据信息,向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介绍一下我省去年和“十一五”期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这里所说的“市场主体”,包括在各级工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企业”包括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2011-03-15 09:38:03)
[王天仁]:
一、2010年度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总体发展情况

(一)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主要情况

2010年度全省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信息看,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促动下,全省各类市场主体已基本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投资积极活跃,总量创历史新高,向好趋势更加明显。到2010年底,全省期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户数突破300万户,注册资本(金)突破3万亿元,分别为313.0万户和3.0万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分别增长11.1%21.4%,资本(金)增幅是“十一五”以来最高的。2010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1.6万户,连续两年保持60万户以上;新登记注册资本(金)3720.9亿元,同比增长44.3%,绝对数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幅度为“十一五”以来最高水平。下面,对三类主体的发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2011-03-15 09:39:00)
[王天仁]:
1.各类企业加快发展,私营企业是重要增长点。到2010年底,全省期末实有各类企业68.9万户,注册资本(金)2.9万亿元。全年新登记各类企业11.2万户,注册资本(金)3296.4亿元,同比增长15.7%46.4%。全省新登记各类企业中92.1%是私营企业,新登记各类企业注册资本(金)中64.6%是私营企业投资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到2010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实有户数、注册资本(金)首次突破50万户和1万亿元,是推动各类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1-03-15 09:39:52)
[王天仁]:

2.个体工商户保持快速增长,经营实力显著增强。在各级政府一系列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利好因素促动下,全省个体工商户户数总量、资金实力呈现同步上扬趋势。到2010年底,全省期末实有个体工商户239.8万户,资金数额84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26.9%,已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25%2010年,全省新登记个体工商户的户均资金增加到4.6万元,增长27.8%

(2011-03-15 09:40:15)
[王天仁]:

3.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势强劲,实有户数保持全国首位。2010年底,期末实有4.3万户,连续2年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67.5%;涉及成员42.3万个,出资额421.9亿元,同比增长59.0%97.8%。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从事种、养殖业的占83.2%,涉足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和有关技术信息服务的占61.1%

(2011-03-15 09:40:42)
[王天仁]:

(二)各类市场主体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010年,全省抓住个体、私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两个关键点,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1.从所有制结构看,个体、私营经济比重居首位,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到2010年底,全省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市场主体户数比重为4.195.00.9;注册资本(金)比重为37.945.616.5。个体、私营经济资本(金)比重同比上升了4.4个百分点,已超过公有制经济7.7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中,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金)占68.6%,民间投资有力地承接了政府投资,全省经济发展中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

(2011-03-15 09:42:51)
[王天仁]:

2.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注册资本(金)占据半壁江山,经济发展活力增强。2010年,全省第三产业市场主体保持快速增长,期末实有户数、注册资本(金)同比分别增长11.3%27.4%,比三次产业平均增幅高了0.2个和6.0个百分点。到2010年底,全省一、二、三产业实有户数比重为2.915.481.7;注册资本(金)比重为2.846.950.3,第三产业注册资本(金)比重比第二产业高3.4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新登记第三产业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56.1%,占新登记注册资本(金)总额的64.2%。第三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我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03-15 09:44:46)
[王天仁]:

二、“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总量、规模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接力“十二五”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展呈“∪”型走势,总量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省市场主体发展呈现出先高后弱再扬的“∪”型走势。2006年实有户数同比增长5.8%2007年同比增幅下调1.4%2008年同比增幅下降2.9%2009年同比增幅上升为14.3%2010年同比增幅上升为11.1%。到“十一五”末,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户数、注册资本(金)迈上了300万户、3万亿元的新台阶,年均增长7.0%14.5%。“十一五”期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65.2万户,注册资本(金)12410.4亿元,亦创历史最高水平,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22.0%92.0%

(2011-03-15 09:47:44)
[王天仁]:

(二)强力推动,个体、私营经济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民间投资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积极踊跃,个体、私营经济市场主体户数增长近5成,注册资本(金)增长2倍,成为全省经济画卷上最亮丽的一笔。到“十一五”末,全省实有个体、私营经济市场主体297.1万户,注册资本(金)13679.3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47.0%205.3%,占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的94.9%45.6%;注册资本(金)比重由低于公有制市场主体20.2个百分点发展为高于公有制市场主体7.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中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逐步提升。

(2011-03-15 09:48:24)
[王天仁]:

(三)深化改革,公有制经济实力增强。全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十一五”期间,全省公有制市场主体(指国有集体性质企业)户数持续缩量调整,期末实有12.9万户,比“十五”末下降29.6%。公有制市场主体户数下降幅度逐渐缩小,已由2008年的同比下降11.9%,下调到2010年的同比下降2.9%。全省公有制市场主体实有注册资本(金)逐年增长,到“十一五”末,达到11360.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50.2%,户均资本(金)882.6万元,比“十五”末增长1.1倍。国有、集体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户数总量的调整空间已经有限,企业整体实力显著提高,抵御风险和对经济运行的掌控能力日益增强。

(2011-03-15 09:50:33)
[王天仁]:

(四)稳步推进,外资经济巩固发展。“十一五”期间,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户数相对稳定在3万户左右,到“十一五”末为29486户,投资额1245.2亿美元、注册资本728.7亿美元、外方认缴资本545.0亿美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58.4%54.8%60.9%;实有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法人企业2594户,比“十五”末增长31.7%

(2011-03-15 09:51:02)
[王天仁]:
(五)政策促动,第三产业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在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动下,全省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资本(金)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占据半壁江山。到“十一五”末,全省实有各类第三产业企业44.2万户,个体工商户211.4万户,分别比“十五”末增长40.7%48.9%;注册资本(金)达到15098.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4倍,比“十五”末上升了8.5个百分点,由“十五”末低于第二产业14.7个百分点,发展为高于第二产业3.4个百分点。到“十一五”末,全省三次产业社会资本(金)构成由“十五”末的1.7:56.5:41.8,调整优化为2.8:46.9:50.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1-03-15 09:52:20)
[王天仁]:
总之,从我省工商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情况看,2010年,全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积极向好趋势更加明显,内在发展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省工商局将立足职能,进一步深入挖掘政策、服务潜能,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11-03-15 09:53:08)
[李建军]:
现在,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的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提问时尽量简洁明了。 (2011-03-15 09:53:49)
[记者]:
王局长,您好。我们知道,在市场主体发展方面,沪、苏、浙、粤等省的增长速度一直很快,那么,请问经过“十一五”这五年的发展,我省与这些先进发达省、市相比,又有什么样的发展变化。 (2011-03-15 09:56:12)
[王天仁]:
“十一五”期间,面对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沪、苏、浙、粤、鲁市场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江苏增势迅猛,绝大多数市场主体指标居五省市首位,且其他四省市与其差距逐步扩大。我省与沪、苏、浙、粤相比,总体发展形势居中游水平,各类市场主体户数绝对量和增长幅度超过浙江,注册资本(金)增长幅度超过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但从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增速和结构看,我省仍有一定差距。 (2011-03-15 09:58:00)
[王天仁]:
一是江苏、浙江保持高速增长,我省与其差距扩大

五年来,江苏省市场主体总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08.5万户、注册资本(金)3.6万亿元,已超过我省期末实有总量,我省新登记数量仅相当于江苏的64.9%34.9%。到2010年底,江苏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28.1万户,注册资本(金)6.8万亿元,分别比2005年底增长71.3%176.4%,年均增长11.4%21.6%,比我省年均增幅高了4.4个和7.1个百分点,我省期末实有市场主体户数和注册资本(金)仅相当于江苏的73.1%44.1%,差距较2005年底扩大15.1个和17.8个百分点。我省各类市场主体期末实有户数于2009年超过浙江(主要是个体工商户户数超过浙江),到2010年底已高于浙江6.4个百分点,但浙江各类市场主体期末实有注册资本(金)明显高于我省,到2010年底为 3.8万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130.3%,我省是其79.5%,差距较2005年底扩大了13.6个百分点。

(2011-03-15 09:58:46)
[王天仁]:
二是外资成为“短板”,私营企业发展亟需加快

我省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数量、增幅均居五省市末位。五年来,我省外商投资企业缩量调整,实有法人户数由2005年的20153户,下调到2010年的18143户,比2005年底下降10%,而广东比2005年底增长21.7%,达到71525户,江苏、浙江也实现了17.7%13.9%的增幅。从吸纳外资情况看,我省期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外方认缴资本545.0亿美元,而江苏、广东已超过2000亿美元,分别为2325.5亿美元和2090.8亿美元,上海市达到1639.8亿美元,我省仅为江苏、广东、上海的两到三成。从私营企业实有户数和注册资本(金)看,我省均低于江苏、广东、上海和浙江,尤其是与江苏差距扩大。“十一五”期间,江苏实有私营企业户数实现翻番,到2010年底达到104.8万户,已超过百万户,注册资本(金)达到2.8万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2.9倍,我省实有户数、资本(金)仅相当于江苏的50.6%44.3%;“十一五”期间江苏新登记私营企业78.4万户,注册资本(金)1.7万亿元,我省仅相当于其52.2%38.5%

(2011-03-15 10:01:10)
[记者]:
王局长,您好。现在创业不仅是许多人的梦想,而且各级党委政府也都在大力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前不久,我们省十个部门还联合发布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各项扶持,但同时我们也知道,每年都有不少企业被注销、吊销。那么,请问您能不能从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对初次创业的人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2011-03-15 10:01:58)
[王天仁]:

确如你所说,我们确实进入了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现在从政策方面来说,不存在任何影响个人创业的政策。你像从我们工商部门来讲,连续几年都持续降低市场进入门槛,从前年开始,我们还实行了“一元钱出资”、试营业等制度,对个人创业大开方便之门。据我掌握的情况,我省每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连续几年都稳定在5060万户以上,2010年省内高校47.2万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人数达到了8000多人,自主创业率由0.3%提高到1.7%。因此,说创业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从我们工商部门的统计来看,每年也都有2030万户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企业被吊销、注销。这也说明,创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那么对初次创业的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特别需要注意:

(2011-03-15 10:03:20)
[王天仁]:

一是首先要选好项目。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在目前“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选择符合国家大力促进的新兴产业无疑要比国家严格控制的产业奉献要小的多。还可以结合当地各类产业园区或者是当地产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中选择项目,把企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优势产业发展绑在一起。还有,就是尽量选择自己有一定经验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

二是要选好伙伴。目前适合个人创业的市场主体类型主要有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公司等几种类型。前两者不存在伙伴的问题,如果选择后两种类型作为创业的方式,选择好伙伴的问题至关重要。特别是要在公司章程中对利益分配、经营决策等方面有明确约定,防患于未然。

三是要选择好经营场地。据我们的统计,个人初次创业中选择第三产业的比例最高,餐饮、美容美发、零售等直接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行业,我们建议一定要选择在人流密集的场所,但对于很多从事中介服务的行业,则可以选择一些写字楼作为办公场所。

四是要准备好资金。资金是创业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总的来说,要结合创业项目准备期,开张,产品(服务)销售期,获得销售收入等阶段的各种资金投入,进行总额测算,筹措资金,否则很有可能还没有挨到获得销售收入阶段,就因为资金不足而关门。

(2011-03-15 10:10:36)
[记者]:

王局长,您好。现在国内一些省份,特别重视“微型企业”的发展,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微型企业”及其他相关情况。

(2011-03-15 10:11:25)
[王天仁]: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们也注意到,从去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把扶持发展微型企业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政策和力度空前的配套措施,不到半年就发展了7000余家微型企业,使7000多人就业。

重庆市有关部门将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下,雇员20人以内的企业划为微型企业,企业组织形式可以为个人独资、合伙、有限公司等,具体扶持对象主要是“九类人群”,即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残疾人等。重庆市成立了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微型企业相关事宜,指导和监督全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

我们经过调研,认为微型企业主要是指比个体工商户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和小型民营企业,我们把它定义为“微型民营企业”。目前,在我们省登记的53万户私营企业中约有20%左右的微型企业。目前,我省工商部门正在密切关注重庆等地的实践和探索,也打算联合其他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积极向省政府和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做好汇报,争取出台促进我省微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和办法。

(2011-03-15 10:14:15)
[李建军]:

好,记者提问到此结束。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希望媒体宣传好、报道好这次发布会的相关内容,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发挥好新闻宣传的导向作用,引导全省人民进一步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努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1-03-15 1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