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足迹:光辉的旗帜 坚强的堡垒

2011-07-01 10:44:00     作者: 周英峰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共产党员 王万青 基层党组织 李彬 鲜水村 领头雁 旗帜 贴心人 坚强堡垒 村民
[提要] 党员从50多名发展到8000多万名,基层组织从几十个发展到近400万个——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

  为了坚定村民们的决心,王光国关掉了自家的商铺和养猪场。看到许多村民实在拿不出钱来集资,他将卖猪攒下的几万元钱全部垫了出来——“工地上只要还有一人,我定会奉陪到底!”

  从2004年下半年起,王光国带领百余名“搬山勇士”,不分寒冬酷暑,一点一点凿,一寸一寸抠,绝壁奋战6年,凿出3里“天路”。40岁的他,此时已是满脸风霜、满手老茧。

  在群众心中,王光国就是他们的主心骨。但在家里,王光国并不是一个“顶梁柱”。7年来,他没有给家里拿回过一分钱,家务和农活全靠妻子一人承担,一年6千多元的工资还不够摩托车的油钱。

  始终和人民在一起。困难时刻,紧要关头,正是像王光国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躯为群众遮风挡雨,用自己的付出为群众带去力量和勇气。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无论是平常时期,还是危急时刻,率先站出的是党员,巍然挺立的是党支部。

  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那是一场人们永远无法忘记的灾难。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还有那一个个顽强战斗的集体。

  5月12日地震发生那一刻,距离震中仅80公里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震感十分强烈,位于机场的民航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管制中心所在的大楼剧烈晃动。

  就在人们纷纷跑向开阔的地方躲避时,区域管制室的管制员们却岿然不动。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成都区域正处于高峰时段,空中还有23架航空器在飞行。

  冒着危险,坚守在管制第一线的管制员们,冷静地疏散空中的飞机。直到震后27分钟,在指挥所有飞机飞离成都区域后,他们才最后撤离航管楼。

  为了使空中交通尽快恢复,赢得抗震救灾的时间,管制员在震后又冒着余震频发的危险,义无反顾地返回已经受损的航管楼,加班加点工作,保障各类救灾飞行。

  坚强的堡垒,锤炼出先锋的队伍;顽强的斗士,凝聚成先进的集体。沈战东、宋文博、谭东……这些共产党员的名字,深深镌刻在国人的心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党委、青海省玉树县公安局党总支……这些坚强堡垒的壮举,永远值得人们铭记。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