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3 06:59:00
张乐 来源:新京报第 2 章 家庭篇
生而富二代 年少痛失父爱
妻子嫌吃苦想离婚,没想保守的拉登一口答应,“我的事业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是,拉登后来发动的各种袭击背后,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能够足以维持这么大开销的是拉登家族的庞大资产。难怪美军说,拉登家族的荣耀成就了如今的恐怖主义。
拉登出生在一个有权有势,而且子孙众多的家族,和拉登同辈的兄弟姐妹就有高达52人,拉登在其中排名第17。
这个家族产业主要是建筑和工程。在老家吉达、首都利雅得等大中城市,隶属于拉登家族的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他的父亲老奥萨马是这个家族当然的继承者,但是在1967年,也就是拉登只有10岁的时候,父亲死于一场意外的坠机事件。
美国记者约翰·米勒介绍,拉登人生有三个转折点,其一是10岁时父亲坠机身亡;其二是亲自“拉帮结伙”到阿富汗抗击苏联入侵者;其三是对海湾战争时沙特政府的表现失望。其中父亲坠机身亡,应该是令拉登“早熟”的重要原因。
由于子女众多,老奥萨马或许并没有花特别大的精力在拉登身上,但拉登从小对父亲却十分崇拜。拉登年老的舅舅曾透露,拉登对他讲过,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让他不知所措。“因为在他心目中,父亲是这个家族的纽带。”
没有资料显示父亲去世后,拉登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故。但西方媒体猜测,拉登从小没有了父爱,在这么一个庞大且势利的家族里生活肯定会闷闷不乐。一些美军的心理学家在2001年“9·11”袭击案发生后,还曾以此来推断拉登袭击无辜平民的心理,或许就与其小时候亲情淡漠有关。
拉登的大哥萨利姆在老奥萨马辞世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之后,迅速接手了家族的产业,并将其发扬光大。萨利姆和拉登不同,他比拉登要开放得多,喜欢接受新事物,不拘小节,并且很会和上层维持关系。
在萨利姆接手家族产业的20多年内,他积累了大量财富,甚至与沙特国王和美国白宫高层都建立了密切关系,这为拉登家族兴盛不衰创造了条件。
和很多兄弟姐妹一样,拉登大学毕业后也进入了大哥掌管的家族企业,运用他所学到的知识和与王室的特殊关系,拉到了大量合同,并赚取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但由于和哥哥的理念不合,拉登后来离开了企业。
美国军方曾保守估计,拉登的个人财富实际上至少有5亿美元,这成了拉登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资本,即使拉登的所作所为令沙特王室不满,并将其开除国籍后,这笔钱中的一大部分也没有被冻结。
拉登结婚比较早,刚读大学的时候,他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力主一夫多妻制,并且亲自实践。他一共娶了4位妻子,据媒体报道,拉登对她们的感情都不错。
由于年轻时长相英俊,拉登的4任妻子也都长得漂亮而且知书达理。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17岁时迎娶的舅舅家的女儿。不过这位妻子对拉登的后半生的恐怖主义生活却没有多大影响。曾经担任过拉登贴身保镖的阿布·扬德尔在2004年接受一家阿拉伯电视台的采访时表示,在拉登被美军通缉东躲西藏、四处流亡期间,除了第1位妻子外,其他3位妻子都陪在身边。
拉登对待妻子的态度大度得令人吃惊。曾有一位妻子觉得跟着拉登吃苦太多,想要离婚,没想到保守的拉登一口答应。据保镖扬德尔介绍,拉登曾对这位妻子说:“我同情和尊重你的决定,我的事业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第 3 章 崛起篇
恨王室懦弱 揭开反美大幕
拉登给沙特国王写信,指责沙特让美军进驻背叛伊斯兰教义,让西方人进来是“引狼入室”。
拉登的“事业”开始于1979年的阿富汗战争。当年苏联大举入侵阿富汗,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股反对苏联入侵的浪潮。拉登和一群有着同样信仰的阿拉伯朋友,不远千里来到阿富汗,并且断断续续地呆了10年之久,直到苏联解体前从阿富汗撤军。
在阿富汗,拉登创建名叫“服务营”的组织,招募阿拉伯志愿者帮助阿富汗难民以及和苏联士兵作战的人。由拉登牵头,1988年“服务营”摇身变为被后世广为诟病的“基地”组织。
曾采访过拉登的美国记者米勒说,阿富汗给了拉登“实践”战争的机会,让拉登加深了“西方世界是霸权主义”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这里初步结识了塔利班,发现彼此“情投意合”。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被阿富汗战争拖垮,让拉登一度以为敌人已经消失,但回国不久的拉登,很快就陷入到了另一场思想的漩涡中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拉登向沙特王室提出启用“基地”组织来保护国家的建议。在苦苦等了数天之后,拉登等到的却是沙特王室的一口回绝。而沙特政府甚至同意美军设立军事基地。此举令拉登十分不满。
有资料显示,拉登曾给沙特国王写过一封“愤怒的信”,指责沙特背叛了伊斯兰教义,让西方人进来是“引狼入室”。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认为,海湾战争是拉登开始反美的肇始。“这件事对他的刺激最大。拉登自认为自己代表贫穷和正义的穆斯林,其他欢迎美军进驻的阿拉伯政府都已经异化,成了美国的帮凶。
沙特政府对拉登也感到愤怒,甚至取消了拉登的国籍,拉登此后一段时间在北非国家苏丹、阿拉伯半岛的也门“流亡”。跟着他的,除了妻子和孩子之外,还有从阿富汗带来的“兄弟们”。这些人最终都成了“基地”组织的骨干。1996年,拉登被迫来到了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试图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李伟认为,“拉登的梦想很大,很有野心”。据他介绍,拉登不在乎沙特政权,在意的是在整个中东、北非的阿拉伯地区,实现14-15世纪那样的阿拉伯帝国的复兴。为此就必须要打败他所认为的“最大恶魔”美国。拉登认为,美国是苏联之后对阿拉伯世界最危险的敌人。所以2001年“9·11”发生后,美国决然出兵阿富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