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包工头”扎根山区撵也撵不走

2011-09-20 14:18:00     作者:    来源: 中国文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孙影;包工头;山区农民;走不走;打狗棒;监建;晃人
[提要] 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中的志愿者——孙影篇  她是中国最美“包工头”:成功“监建”了四所小学,当地人感激之余,戏称她为“包工头”。(图片由孙影提供)  帮助鞍山小学建成新教学楼后,孙影开始行走大方县乡村间,开展贫困生调查。

  情系山区撵也撵不走

 

2008年3月,孙影在贵州大方县大水乡宿舍中备课。

 

  在条件艰苦的贵州山区,一待就是4年,其他的志愿者相继离开了,但她却如扎了根一般,独自一人,默默地在山区支教,这在许多当地人看来十分不解。

  “她有工资没有?”“她结婚没有?”“她以后咋办?”……这几句话几乎是当地百姓说起孙影时最常说的疑问,他们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城市里的小女孩,放着安逸的日子不过,要跑到这个穷山沟里来受罪?有的人说她“有点憨”,还有的人则猜想“她是不是想捞点什么?……

  大方县宣传部的沈部长因为工作的关系,与孙影常打交道,他能理解孙影的所作所为,也十分敬佩,但看见这样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城市女孩,长时间在当地支教,心里也十分不忍。一有机会,沈部长就会劝说她回深圳,但每每都无果而终。

  “看到她这么辛苦,我经常劝她回家,抓紧找男朋友结婚了。结果小丫头十分倔,根本不听,说她在这里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该走的时候自然会走的,后来劝得比较急,小丫头还拉下脸了,说不关我的事,走不走与我无关。呵呵,很倔的一个小女孩。”

  孙影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她说之所以能坚持下来,起初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感动了她,然后慢慢变成了一种亲情,后来是许多爱心人士对山区孩子的无私帮助深深感动了她,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关爱贫困山区孩子的行动中去,她也想继续留在贵州山区支教。

  她说,4年下来,这些山区里的孩子早已不仅仅是她的学生,也是她的亲人。“山里最苦的日子是孩子们陪我度过的,山里没法买菜,是孩子们陪我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去赶集;菜地里有菜的日子,孩子们悄悄将菜放在门口就走了;晚上停电害怕的时候,是孩子们过来陪我度过漫漫长夜……”

  每年放假的时候,孩子们都会早早地告诉她下个学期开学的时间,问她什么时候回来;每到快开学的时候,孩子们都会给她打电话,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孩子问她,“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每次她到的那一天,孩子们都会在进山的路口等着,帮她提东西,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对于未来,孙影说她还会继续待下去,她爱孩子们,希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即使他们将来没能走出大山,但是她希望他们的童年是美好幸福的,这就是她的理想。

  最近,孙影手中又有3所残旧待修的学校,大山乡沙土村沙土小学、赫章县六曲河镇乌鸦小学和六曲河镇燕子小学。目前她正张罗着筹集资金重修3所小学。记者临走时,孙影还不忘提醒一句,“记得回去帮着打听打听,看有没有人愿意给这些学校捐款!”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