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程:进入“西藏的江南” 靠近麦克马洪线

2011-09-14 09:47:00     作者: 施晓亮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走进56个民族 珞巴族 门巴族 麦克马洪线
[提要] 9月13日,“走进56个民族家庭”十年回访大型活动采访团来到靠近“麦克马洪线”中国一侧的米林县,在南伊珞巴民族乡南伊沟采访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大众网-联通3G西藏9月13日报道特约记者 施晓亮)9月13日,“走进56个民族家庭”十年回访大型活动采访团来到靠近“麦克马洪线”中国一侧的米林县,在南伊珞巴民族乡南伊沟采访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中秋节前一天,采访团依依不舍告别拉萨,翻越5千多米的米拉山口,来到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地区。米拉山是西藏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西面就是大陆性气候的拉萨地区,东面就是海洋性气候的林芝地区。林芝因为气候温润植被茂密而被称为“西藏的江南”,施晓亮十年前在这里采访过公众极为陌生的民族——门巴族和珞巴族。
  到达林芝地区之前,在更章门巴民族乡停车问路时,采访团意外地巧遇施晓亮十年前的采访对象、门巴新村支部书记多布登,在他邀请下,队员们在他家过了一个特殊的中秋之夜。
  第二天,采访团继续前行,经林芝地区八一镇南下,来到地处边境的米林县,在中国惟一的络巴民族乡南伊乡南伊沟里,采访中国人口数量最少的民族珞巴族。南伊沟已经非常靠近中印边界争议敏感地区了,那条着名的英、印私设的“麦克马洪线”就切过米林境内,横贯东西,蛮横地把中国版图内的近10万平方公里划归印度所有。而我们将要采访的珞巴族,就与这条“麦克马洪线”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珞巴族是采访团在西藏采访的最后一个民族。此后采访团将沿路况复杂、艰苦的川藏公路、滇藏公路进入云南,从此展开民族众多、丰富多彩的彩云之南之旅,更多精彩报道,将持续向网友展开。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